艺坛晨钟(十五)——为什么还要画画?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艺坛晨钟(十五)——为什么还要画画?

现代快报



王竞作品《三宝盏茶》

纸本水墨

70×69cm

2024

(本期英文链接:Morning Bell of the Art World (15) —— Why do we still draw?.docx)

(This issue's English version link:Morning Bell of the Art World (15) —— Why do we still draw?.docx)

编者按

2025年,《重塑东方美》线上艺术活动“艺坛晨钟”由林逸鹏领衔、以青年艺术家为主力,依托新媒体平台,集中展示作品与理念,自元旦启幕以来引发持续关注。活动第二阶段,将陆续推出介绍艺术家创作世界的专辑,从艺术观念形成轨迹,到艺术探索发展脉络,从作品承载的个人精神特质,到艺术实践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这种立体化的纵深呈现,既是对艺术家自身创作状态的全景展示,更揭示出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以艺术语言回应时代之问的深刻意涵。系列专辑正在陆续推出中,敬请关注这场关于艺术本真的深度对话。



本期艺术家

Wang Jing

王竞

女,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4年 第四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

2005年 第16届国际美术大会安徽美术作品系列展 《徽墨百家》邀请展

2015年 《锋转墨变》青年艺术展

2017年4月9日—16日 江苏南京《王竞现代水墨画展》

2017年6月 作品《翅膀掠过的痕迹》获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院奖”

2017年10月 作品《部分记忆3》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绘画展专业组一等奖

2017年12月 第六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

2018年11月 江苏省江苏台湾两地艺术家运河写生作品展

2019年9月 “江南‘镇’好”——长三角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邀请展 上海

2019年10月《艺联见荟》当代艺术家作品鉴藏展 南京

2019年11月《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南京

2022年12月《锋转墨变 印象闽南》中国当代水墨画家采风创作精品展 漳州

作品被多家社会机构及私人收藏。

多篇艺术论文发表于人文核心及各类期刊。

“AI时代降临,AI艺术释放出数字原生的惊人美学能量,在被AI拓展至一眼望不到边界的艺术版图前,我不禁自问:为什么还要画画?”

——王竞

一个人的狂喜

天性爱画画



王竞作品《站台1》

纸本水墨

92×69cm

2025

得益于我当教师的母亲,还没有接触铅笔,就拥有彩色粉笔可以自由勾画:阳光下,小小身影在水泥地上不知疲倦地移动,将大大的线迹布满简易的篮球场,直到天黑。

还有就是我喜欢一个人待着,即使一个人待着,所有的感官好像还是很忙,吵得我不得不把它们展示出来。“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眼根”与“色尘”位列第一。刚好绘画纯粹的视觉语言契合我的天性,刚好绘画是个体表达的自由堡垒,不必团队合作,完全独立,相对私密,可以进行最彻底、最尽兴的图像游戏。不画画,脑子里有无数的拼图碎片混乱纷扰,画画,心灵像暴雪的旷野,待漫天的雪花落尽,万籁俱寂,与天地一体。

华丽的魔法

最直观的触及与诠释



王竞作品《春天的夹竹桃》

纸本水墨

92×69cm

2025

所有感官接收到的信息进入内心,呈现的是对生命本源的映射,因此,所有的美都建立在对生命的感受与理解之上。艺术关乎美,是一种对生命真实存在的最深切的情理关怀,关怀她的美丽、神奇、独特、脆弱,以及觉悟熵增后的悲悯与勇气。

真正的绘画创作,就是对抗寂灭的魔法。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感觉、记忆、哲思、想象,时而温柔缱绻时而抵死角力;造型、构图、色调步步为营,被允许的意外在锱铢必较的寸土寸金中寻找出路;点、线、面、黑、白、彩竭尽所能,在失控的边缘变幻出无限生机;目之所及,虚空与充盈此消彼长,在狂妄与敬畏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用笔触肌理编写咒语,铺陈碳基生命对“不可言说”最直观的触及与诠释。

当真我与世界交汇的雷火定格成画面——春风微起,庄周睡去,蝴蝶醒来。

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波

智慧生命体存在的证明



王竞作品《林间》

纸本水墨

72×63cm

2019

人类从何时开始画画?

我猜,就是在人成为人的那一刻开始。

记得第一次在书中看到阿尔塔米拉史前洞穴壁画,震撼我的不仅是壁画粗野的生命张力,更是那鲜活滚烫的痕迹:数万年前的某人,凭依人类最初的智性微光,伸出第一次不曾应用于饥渴冷热的生理功能的手爪,捡拾赤红的土石,领受造物主的密谕,挥舞涂抹……岩壁上道道画痕燃烧出使人窒息的温度,令我面热心跳,汗毛悚栗,如临其境。

绘画的物质性意味着作者的在场,那是有温度、有触感、充满灵性、活泼泼妙不可言的智慧生命体存在的证明。敦煌线飞色动、米氏烟云氤氲、倪瓒逸笔草草、八大惜墨孤简……其间,都是人这困于肉身却要背负星尘的囚徒,设置的专属二维码,跨越时空传递生命的电波。

多年后,宣纸韧白,笔锋行转提按,墨色雨落点洒流舞渗化——当年经历瞳孔地震的小女孩收束起新生的白发,在画案前一笔一笔虔诚按下灵魂的指纹,这一回,又会与谁缔结心动的盟约?

静观的力量

画者与观者的彼此成就



王竞作品《夏云之梦》

纸本水墨

92×70cm

2017

绘画是画者的坦率赤诚,欣赏是观者的明心见性。

优秀的绘画作品饱含“静观”的力量。相比数字影像、人工智能等新媒体艺术,一幅画,就那么简简单单地挂在墙上,正对观众,有限且静止。只吸引,不控制;只尊重,不要求;只唤起,不攫取;目击的一瞬即直指人心,继而显化为一个相对永恒的审美空间。在敛气屏息驻足凝视的仪式之下,是眼波牵动心潮的此起彼伏。你越静,她越细腻越丰富越动人,越能探测出你心灵的深度。伦勃朗的深沉自省、梵高的炽烈生命、米罗的天趣童真、罗斯科的悲剧精神……这些观者与画者协同构建的解读与想象的指向性空间,是一方可实实在在拥有的、以尺寸计的二维物理界域所衍生的精神宇宙,亦是两者在静观张力中的彼此成就。

还要画画

最具人类质感的原始禀赋



王竞作品《盆植3》

纸本水墨

70×46cm

2018

艺术以人类之灵成为阻止异化的最后救赎。情感思想、智慧创造、手工技艺三位一体的物质平面视觉图式,决定了绘画最具温情最具人类质感的原始禀赋。即便对算法生成的视觉模拟所能创造的新的审美维度充满期待,绘画,依然令人热血沸腾,无可取代。

无须坚持,还要画画。

王竞

2025.7.21

WORKS APPRECIATION

作品欣赏



王竞作品《赞美诗》

纸本水墨

70×70cm

2018



王竞作品《春盈盈1》

纸本水墨

69×69cm

2025



王竞作品《幼林》

纸本水墨

35×46cm

2017



王竞作品《一盆兰》

纸本水墨

69×46cm

2018



王竞作品《三神女》

纸本水墨

69×91cm

2017



王竞作品《出走》

纸本水墨

120×97cm

2018



王竞作品《炫夏》

纸本水墨

120×97cm

2025



王竞作品《物不静1》

纸本水墨

70×46cm

2016



王竞作品《瓶花-广玉兰》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竞作品《瓶花5》

纸本水墨

70×46cm

2018



王竞作品《蓝色的花》

纸本水墨

97×60cm

2024



王竞作品《瓶花3》

纸本水墨

60×49cm

2018



王竞作品《瓶花-秋意》

纸本水墨

97×60cm

2019



王竞作品《盛放2》

纸本水墨

68×46cm

2024



王竞作品《大圈椅和新发型2》

纸本水墨

69×70cm

2015



王竞作品《翅膀掠过的痕迹》

纸本水墨

68×69cm

2015



王竞作品《爱乌》

纸本水墨

62×41cm

2019



王竞作品《漠》

纸本水墨

70×46cm

2017



王竞作品《南方3》

纸本水墨

69×46cm

2024



王竞作品《野山坡》

纸本水墨

72×97cm

2018



王竞作品《湖》

纸本水墨

46×69cm

2025



王竞作品《偏爱》

纸本水墨

69×70cm

2016



王竞作品《青春做伴》

纸本水墨

97×120cm

2018



王竞作品《情书》

纸本水墨

70×70cm

2018



王竞作品《佤族女》

纸本水墨

70×70cm

2016



王竞作品《洋子与列侬》

纸本水墨

97×120cm

2023



王竞作品《夜未眠》

纸本水墨

97×97cm

2019

Artistic Journey Imprint

艺行印记


2015年 在三星堆遗址考察


2017年 在新疆写生与房东恩塔一家


2018年 在罗赛蒂画作前


2021年 在“南师大美术学院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开幕式发言


2025年 参观布拉格工艺品展

本期执行团队:刁秀航 方雨晨 徐昕 封凯舒 蓝达文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