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李太白文集
编著者:(唐)李白 撰
装帧:精装16开
定价:390元
ISBN:978-7-5013-8577-5
扫码购买
毛边版:351元(9折)
带画框版:292.5元(7.5折)
普通版:234元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煌煌青史 诗文为魂
论诗酒风流,盛唐最耀眼的诗人无疑是诗仙李白。
李白自小才情出众,对世间万物都怀揣着浪漫的想象。他喜欢运用新奇、大胆的比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壮志,还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洒脱,都使其成为文人墨客“追捧”的对象。
杜甫与他一见如故,为他写下《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诗十余首,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博州青年魏万为见“偶像”李白,自王屋,经嵩山,至东鲁,辗转吴地,徒行三千里,终于在广陵得偿所愿。李白写下长篇《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相赠,字里行间满是“丈夫未可轻年少” 的期许,更将毕生诗文托付于他,后由魏万编辑成《李翰林集》。
苏轼亦对李白推崇备至。他对李白的才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曾经专门写过一首《李白谪仙诗》,诗中道:“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苏轼毫无吝啬地赞美了李白的才华横溢,在他眼中李白之诗可谓是“如天马行空,无羁无绊,飘逸凌云。”(《东坡志林》)
这样一位以明月为杯、山河为纸的“谪仙人”,凭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狂放和“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豪迈,在大唐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内孤品 国宝重光
●流落人间者 太山一毫芒
李白一生诗歌创作颇丰,其诗文集的收辑和整理,从唐代就开始了,但大量佳作却在安史之乱中散佚。
其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云:“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部《李太白文集》收录约千首诗、六十多篇文章,正是先后经魏万、李阳冰、范传正、乐史、宋敏求、曾巩等人广泛的搜集、编校,最终成书三十卷。北宋时刊于苏州,后翻刻于蜀中。苏州本已失传,所以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蜀本原貌 墨香犹存
宋蜀刻本,顾名思义是指宋代在四川成都、眉山地区刻印的书本。史书上记载:“宋时蜀刻甲天下。”到了明代,宋代蜀刻本就已经是“一页千金”,有“寸字寸金”之说。当地刻印技术成熟,版式疏朗明快,字迹清晰,只可惜年代久远,流传至今的蜀刻本为数不多,更显其珍稀。
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传世仅存两部。一部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为蜀甲本;一部藏于日本静嘉堂,称作蜀乙本。
(静嘉堂本《李太白文集》)
藏于静嘉堂的蜀乙本是难得的全本,经明王世懋、徐乾学、缪曰芑、黄丕烈、汪士钟、蔡廷相、陆心源递藏,其间有些字迹较为模糊、亦有缺字。缪曰芑得此本后加以校正重刊,康熙五十六年(1717)缪曰芑双泉草堂将其影刻于世,基本上保留了宋本的原貌。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蜀甲本,作为国内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宋刻本李白诗文集,其珍贵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别。此本字迹刻印非常清晰,尽显宋刻本古朴之美。蜀甲本为残本,其中第十五卷到二十四卷——共有十卷空缺,幸运的是缺卷部分已经用缪曰芑本配补齐了。
●祖本源头 精校流芳
它是宋以后李白集版本的祖本,亦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李白诗文集刻本,其中保留了大量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异文。在诗中夹注的“一作”很多,可以看到编者对宋以前的不同版本或抄本的字句作了核对,把编者认为比较好的字句列入正文,以作参考。
例如为大家所熟知的《行路难》,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将登太行雪满山”,此本《文集》中写的是“将登太行雪暗天”,小字写“一作满山”。
●多枚藏印 名家珍爱
蜀甲本《李太白文集》经名家递藏。首叶、卷端、卷末钤印甚多,如“朱之赤印”“朱之赤鉴赏”“卧庵所藏”“卧庵老人”“留耕堂”“子孙保之”“择木亭印”“二知斋”等,清晰地表明此书曾为朱之赤收藏。
精装四色影印
宋韵今存
此次选用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李太白文集》高精影印出版,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
曾收入《中华再造善本》线装影印。为最大限度展现宋刻本的历史风貌,本次系高精全彩影印面世,对底本重新进行高精扫描和修图制作,选用高档超感纸四色影印。
钤印章等皆据原图重现,为读者呈现古籍原貌的每一个细节。
延续“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系列精品制作标准
2024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启动《国家珍贵古籍丛刊》出版工作,根据“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国家珍贵古籍丛刊》从入选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典籍中遴选出“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较强、流传度较广”的存世佳椠为底本,尤其重视“尚未出版过的、版本极具特殊性的、内容脍炙人口的”善本,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经典性、珍稀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宋本周易》《元本孟子》《宋本曹子建文集》《宋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等已于2024年底面世,获得学术圈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特别定制内页图框
摆件形式赏心悦目
特别定制毛边本
附赠藏书票编号发售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献出版中心
供稿 | 黄鑫 编辑 | 邓旭欣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