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楼始建于秦代,是古都咸阳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唐代诗人许浑曾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生动描绘了渭水之畔这座千年名楼的壮丽景象。北宋景佑年间,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咸阳楼,更名为“清渭楼”,并留下了“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感叹。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清渭楼的壮阔景象,更寄托了文人的家国情怀。
今日清渭楼前,依旧可见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的身影。他们或咏叹渭水奔流的壮阔,或感怀历史沧桑的变迁,或抒发对故土家园的眷恋。这些新作既延续了古人的文脉,又融入了时代的气息,使清渭楼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现收集整理这些赋文佳作分期展示,以飨读者。
清渭楼赋
作者:薛泰峰
渭水汤汤,千年如斯;古渡苍苍,舟楫曾忙。咸阳城阙,襟山河而锁钥;清渭危楼,拔地起而凌苍。秦基初奠,汉武重修,唐李染彩,今构重光!飞檐揽云,欲语沧桑之变;画栋耀日,俨然岁月之霜。巍巍乎!如耄耋智者,临流顾盼,阅尽人间兴亡。
观其形也:秦砖汉瓦,垒砌岁月峥嵘;唐韵宋风,浸润岁月丹青。层台叠翠,上出重霄。鸱吻昂首,吞吐关陇烟霞;斗拱交错,勾连秦汉星霜。朱栏回环,曾倚谪仙醉月;绮窗玲珑,或映工部愁肠。登临送目,八荒入怀:北望嵯峨,尚隐汉唐陵阙;南眺终南,犹见阿房宫破!西风残照里,周鼎秦砖,尽化丘墟垄亩;逝水东流处,隋柳唐烟,皆付渔唱樵歌。
嗟乎!斯楼所瞰,何其壮阔!昔者:秦扫六合,虎视何雄?铁甲金戈,自兹东出,气吞山河成一统。汉通西域,驼铃悠扬,丝绸铺锦路,文明交汇此津梁。盛唐,万国衣冠会长安,渭城朝雨浥轻尘,多少离歌,曾醉此楼畔?然烽火台倾,未央宫冷,灞桥柳老,俱往矣!唯见浊浪排空,淘尽英雄;孤鹜落霞,空对斜阳。左公柳拂过征尘,华清池枪声震天!千年兵燹,几度沧桑。此楼默然,尽收眼底。
然则,楼非无情木石,实乃历史之眸。看今朝:虹桥飞架,天堑通途,古渡早非旧时颜;广厦摩云,车流如织,新城崛起渭水滨。秦腔激越,吼出时代新韵;科技创新,正绘发展宏图!西咸一体,融通古今血脉;空港腾飞,直挂丝路云帆。咸阳湖光潋滟,映照新城活力;清渭楼影婆娑,守望盛世华年。清渭楼畔,晨练太极,舞动和谐;暮赏霓虹,光耀星河。昔日“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今朝万家灯火,欢乐人间。
呜呼!清渭楼者,一木一石,皆镌刻时光;一楼一阁,俱承载厚重。其立也,非独为观景之台,实乃:承先民之雄魄,启后世之慧光;鉴衰荣之至理,证复兴之铿锵!渭水不息,奔涌向前,如时代之潮;斯楼永峙,静观默察,是历史之锚。愿其檐角风铃,常鸣警醒之音;楼头明月,永照奋进之程!
作者简介:薛泰峰,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1月生,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店张人,陕西咸阳市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