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绽放她力量:一种稀缺的抗战叙事”——《孤光》作者分享会在书博会举办

2025年7月26日下午,第33届全国书博会期间,由重庆出版社主办的《孤光》作者分享会在重庆展馆顺利举行。著名编剧、监制汤佳羽与《孤光》作者婉瑜围绕“硬核历史资料×她绽放她力量:一种稀缺的抗战叙事”展开精彩对谈,共同探讨抗战文学的叙事表达与影视化潜能。

《孤光》是重庆出版社于2025年重点推出的一部抗战谍战题材小说。作品以1943年盟军大反攻前夕日伪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潜伏在日汪高层的中国地下党员,在大战前的间谍战与反间谍战中的智慧博弈与信仰坚守。小说以独具匠心的布局、真实严谨的史料、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为读者还原了那个风雨如晦年代的地下斗争图景,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工作者在孤独与牺牲中点燃信仰之光的精神群像。

活动伊始,主持人对作者及嘉宾作了简要介绍。婉瑜老师分享了《孤光》的创作缘起与背后的资料准备。她提到,这部小说早在2013年便开始构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绝对不容戏说和悬浮,为写好这本书,她系统研读中国抗战史、情报史、谍战史等上百本书籍,用10年时间超长酝酿,力求在文学表达与史实严谨之间取得平衡。她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将红岩精神中那份“孤光”的信仰力量传递给当下的读者。

在分享会上,汤佳羽谈到,近年来影视行业在谍战与抗战题材上的创作出现瓶颈,特别是“女性视角+真实历史+高还原度资料”的剧目几乎为零,《孤光》之所以难得,就在于它填补了这个空白。汤佳羽进一步谈到,从编剧的视角看这是一部“改编剧本导向型文献”,是一块厚重的“剧本富矿”:群像结构鲜明,历史细节真实,人物关系复杂丰富,对白真实有张力,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

《孤光》背后有大量真实史料支撑,包括猪鬃、桐油、苏北盐场等抗战物资线索,以及梁山机场空战、衢州机场保卫战、德日海底潜艇“柳输送”、东京绝对防务圈、日军一号作战计划等,几乎是谍战剧里罕见的“冷资源”。书中还精准区分如鄂西战役、驱逐机与轰炸机型号,轰炸机还细分中型与重型,并详细写明分别从何地起飞,这些细节都严格对应历史时间与地点,真实影响双方战略攻防,彰显了作品扎实的史实基础。

在对谈环节中,两位嘉宾对作品中的正面女性群像徐子莹和苏露不吝送上最高的赞美之词——“伟大战士”:她们是信仰坚定、身负重任、智勇双全,牺牲亲情、爱情乃至生命的隐蔽战线战斗者,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让《孤光》呈现出一种在当下抗战叙事里尤为稀缺的“她力量她视角”,又一独特的闪光点。

同时,书中反派女性人物“日本特工之花”伍冰也同样塑造得很成功,映射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对女性个体的戕害。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互动踊跃。对谈环节结束后举行了签售与合影环节,许多读者表示“《孤光》不仅看得过瘾,更读出了敬意与沉思”,希望能影视化改编,走向更多观众。

近年来,重庆出版集团高度重视红色题材精品化表达,持续推动“红岩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的活化与传播。《孤光》作为其中代表性成果之一,自出版以来已登上京东小说新书热卖榜前列,广受读者好评。图书发布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重庆出版集团等媒体先后推出推荐文章,相关荐书视频也在各平台持续传播。

本次作者分享会,既是书博会的重要阅读推广活动,也为优秀本土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未来,《孤光》还将继续走进高校图书馆、阅读社群,并推出改编话剧、主题共读、线上短视频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年轻读者对红色历史与信仰精神的理解与共鸣。(中国日报重庆站 谭英姿)


图为作者婉瑜正在分享(供图)


图为分享会现场(供图)


图为分享会现场(供图)


图为婉瑜与汤佳羽正在为读者签名(供图)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