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丹青交响

黄华三 高 毅

近年来,聚焦北京中轴线的美术写生、创作活动不一而足。从2019年“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活动,到“中国画·画文物——2023北京中轴线主题采风写生活动”等,来自美协、画院、高校等机构的美术工作者纷纷参与其中,在写生与创作中触摸历史文脉,体悟时代变迁。表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白羽平油画《东交民巷》、描绘中轴线代表性建筑的徐小东油画《一座城的某年》等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笔墨语言,生动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建筑之美、历史之韵、文化之质和时代之新。

为艺术呈现北京中轴线全貌,北京美协于2022年专门组建中国画《京城之脊》创作团队,由我们担任主创。在多次实地考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创作团队选用画风细密工稳、适合表现亭台楼阁的界画形式,数易其稿,历时近两年终于完成这幅巨制(局部见图)。

凸显中轴线的精神内涵,是《京城之脊》创作的重点。为此,创作团队在内容上删繁就简,突出对中轴线的精神性表达,强化其中正、对称之美;构图上遵循传统“尚中、尚正”的文化思想,以“中”字搭建起画面主要结构,表明“中”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方面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彩绘纹样,还是琉璃脊兽,均得到精细刻画,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独特的中式审美。作品还以传统重彩还原了紫禁城内古建的锦绣色彩,城外建筑则以灰砖为主体,配以黑瓦绿剪边、红柱头,雅致又不失庄重,充分体现出中华传统人文思想与审美特质。

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引导着观众感受中轴线的壮美秩序与悠久文脉,并成为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像中国画《京城之脊》不仅走进大中小学的思政课堂,还多次出现在各地学术交流活动中。有的学校以其为主体探索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并于今年举办“‘京城之脊’——北京中轴线人文主题美育浸润作品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北京中轴线,并通过玻璃彩绘、剪纸艺术、数字文创等多种形式,围绕北京中轴线文化展开创新表达。愈发丰富的美术创作,组成一曲中轴线上的丹青交响,让文脉传承之音久久回荡。

(作者均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7日 08 版)


(文化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27日 10:32[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