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平解读“荆楚派”建筑,与读者共话“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何胤达

7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郭和平,做客长江讲坛,以“荆楚派建筑与美丽湖北建设”为主题展开分享。


“湖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什么要搞徽派建筑?”郭和平感慨道:“这不仅是对建筑风格的思考,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叩问。”他回溯荆楚派建筑的发展历程——从曾一味模仿古民居八大流派,到如今深耕本土文化,以荆楚智慧赋能美丽湖北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


谈及建筑的意义,郭和平强调:“建筑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地域文化的缩影。”在物质与精神日益趋同的当下,地域性建筑的差异尤为珍贵。他笑言:“江湖武林讲究建宗立派,我们搞建筑也要立起‘荆楚派’的旗帜,这是研究者的责任。”

随后,郭和平详解荆楚派建筑的特色:以红黑为主色调,尽显楚文化的神秘浪漫;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间,藏着“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它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这番话解开了许多人对“如何避免千城一面”的困惑。

互动环节中,有听众问及“如何带孩子感受建筑之美”,他建议从身边的老民居、新地标入手,“让孩子触摸砖雕的纹路,观察飞檐的弧度,比书本更生动。”


讲座接近尾声时,一场简短而庄重的捐赠仪式在现场举行。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剑华将《湖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研究·第一卷 鄂东南古民居》一书赠予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郝敏代表馆方接收了这份捐赠。这本凝聚着团队调研心血的著作,为荆楚建筑文化研究领域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摄影:王亮)

(来源:极目新闻)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