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举行

7月26日,由湖南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承办的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湖南馆活动区成功举办。


△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湖南馆活动区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作家阎真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引领读者在文字的沧浪中完成了一场灵魂的“泅渡”。

讲座分享中,阎真指出《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为的人生轨迹,远非简单的个人奋斗史,而是一面映照特定时代结构下知识分子乃至普通人的镜子。他深入剖析了“沧浪之水”的隐喻,将其视为复杂社会规则与生存压力的无形洪流。

阎真谈到,当怀抱理想主义的池大为踏入体制,遭遇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价值坐标的剧烈震荡。小说深刻揭示了个人在庞大系统中的挣扎、适应与内在冲突,尤其是权力逻辑与个人良知之间旷日持久的搏斗。池大为的痛苦、坚守与最终寻得的立足点,都指向一个永恒的追问:在“入世”的现实洪流中,如何守护内心的“一点灵明”?如何在认清规则的同时,不被规则完全吞噬?这正是“我们如何是好”这一时代叩问的沉重基石。


△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湖南馆活动区成功举办。

如果说《沧浪之水》更多聚焦于特定环境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那么《如何是好》则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描写了当下青年一代在价值多元甚至混乱时代所面临的普遍性迷茫与艰难选择。

《如何是好》延续了对“生存之上”命题的探索。当传统路径被打破,成功定义变得模糊多维,物质丰裕与精神焦虑并存时,个体如何锚定自身?如何在喧嚣中辨识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阎真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体面临的终极挑战始终是:如何在认清生活真相,包括其残酷性之后,依然能够找到行动的依据和内心的安宁,做出属于自己的、负责任的“好”的选择。


△阎真在现场做讲座分享。

阎真凭借学者特有的理性穿透力和作家的共情能力,将两部作品的核心精髓娓娓道来。他并未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共同思辨。这场讲座,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深刻的思辨性,引发了强烈共鸣。在随后的互动环节,读者、读书博主踊跃提问,就书中人物的选择、现实困境、文学价值等与阎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延伸:一堂剖开生活底层的现实课

阎真的作品,以其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对精神世界的精准剖析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持续引发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沧浪之水》被誉为深入探讨体制内生存的经典之作,畅销二十载;《如何是好》则直面当下,直击新世代的迷茫与求索。在社会的普遍困惑面前,阎真用他的文学实践提醒我们:深刻的思考,本身就是寻找出路的重要一步。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摄影杨旭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