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卷中生,这份夏季书单值得一看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记者丨梁信

编辑丨王峰

千百年前的古人如何度过大暑这一天?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八百多年前,南宋的曾几在酷暑中提笔写下这首《大暑》时,临安正逢“毒热”,不见风来,唯见日悬。但诗人不说“苦”,只写“聊”——“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唯有把卷在手,让竹席生出凉意;瓜果在井水里一起一落,像替焦躁的心做深呼吸。用书页扇风,用故事降温,这便是宋人度暑的“小确幸”。后四句却更妙:“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古寺里愈发幽静,茅草屋也深藏在静谧之中。诗人感慨这炎热的暑气如此逼人,却更懂得了珍惜开卷的每一分光阴。

时过境迁,今人捧卷,方知那份燥热未必全然来自烈日——此刻,全球资本市场正因关税震荡而灼烧,南欧山火把天空烤成赤铜色,人工智能的算力竞赛像一场永不降温的“马拉松”……然而人间烦热,终有尽时。在此暑极凉生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内30余家优秀出版社、图书编辑和书评作者,为读者带来了2025年的夏季书单。本季,我们在经济、商业、人文、新知等多个领域甄选出十本给读者带来炎夏“冷思考”的好书,让我们一起把焦虑折进书页,把滚烫的世界按进字缝,“苦夏”不再只是忍耐,而能成为我们重新理解当今世态焦灼的起点。

尹艳林的《深层次改革:中国经济的难题与突破》直抵中国经济运行的关键矛盾,以“较真碰硬”的锐气拆解发展藩篱,为高质量发展寻路。人如芦苇,脆弱也坚韧。徐瑾笔下的《软阶层》聚焦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困境,在“逆全球化”的迷雾中重新审视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探寻个体转型的破局之道。

如今,全球有超过10亿人活跃于在线直播平台上。游戏直播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我们的休闲方式,也正在深刻改变文化、技术与劳动的关系。T.L.泰勒的《游戏直播简史》带我们潜入数字时代的情感经济腹地,看游戏与直播如何从私人乐趣生长为重塑社交与职业的新土壤。《太阳的阴影》则带我们走进非洲大陆的炽热与阴影,追随着这位获得诺奖提名的“世纪记者”的亲历,还原非洲土地上那些不被看见的心跳与伤痕。

(排名不分先后)

深层次改革:中国经济的难题与突破


尹艳林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7月

站在历史新方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挑战,唯有锚定关键领域、紧盯深层次矛盾,以“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的锐气拆藩篱、疏梗阻、激活力,方能在“改革味要浓、含金量要高”的攻坚中破解发展难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新优势增添新动力。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系统分析深层次原因,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何保障”四个方面来探讨“深层次改革”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我国经济领域相关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


[美]瑞·达利欧 著 立雯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7月

本书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站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节点,针对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与货币体系崩溃危机,对世界提出的关键警示。通过对过去100年中35个货币市场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总结了人类历史中反复上演的“大债务周期”及其发展必经的五大阶段,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债务/货币体系、国家内部政治、地缘政治、重大自然事件、重大技术突破这五大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冲突与萧条的整体秩序变化。

货币与政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著 郭金兴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6月

本书作者曾经撰写《凯恩斯传》,是研究凯恩斯思想的权威学者。在全球经济暗潮涌动的当今世界,作者重申了凯恩斯对于经济运行和经济理论的深刻洞见,即经济活动存在既无法避免又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并以自近代以来的重大经济事件和思想争论作为佐证。本书不仅是一部反思经济思想发展历程的批判之作,更呼吁打破新古典主义的教条,正确认识货币与政府在经济秩序中都是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支柱,并为重建经济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大河源


阿来 著

果麦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4月

《大河源》是著名作家阿来行走黄河源头区域,记录该地区社会、人文与自然的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钩沉梳理和细微观察,呈现了黄河源区深远悠久的文化记忆,生灵草木和千山万水的前世今生,以及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作品不仅赞誉了黄河源区的山河之美、历史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而且还表达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黄河源区人们的广泛共识的这一事实,是一次对生态文明在青海伟大实践的深情书写。

软阶层: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上升阶梯


徐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5月

软阶层,作者将其定义为在逆全球化时代根基不稳的城市中等收入群体,软阶层社会则类似于社会结构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社会”。本书深刻剖析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揭开“中等收入陷阱”真相,以房产、职场、教育、性别方面的四重困境为锚点,深度解析软阶层社会的形成逻辑,进而指出个体应该积极谋求个人转型,以全新的面貌走向新生。

制造规则: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美]乔安妮·耶茨 [美]克雷格·N.墨菲 著

应武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4月

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有三次技术标准化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工程师制定了可以被制造者广泛采用,同时满足公司客户需求的有用标准,催生了跨越政治和民族边界的标准化运动。第二波浪潮的结果之一是集装箱的标准化,这极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的整合。第三波浪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新一代的标准制定者为互联网和万维网提供支持,同时运用制定标准的程序来控制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和环境危害。两位作者基于三个大洲的档案资料,探讨了催生标准化运动的积极理念、实现这些理念的尝试,以及标准化运动在今天面临的挑战。

游戏直播简史:重塑游戏、电竞与情感经济


[美]T.L.泰勒 著 曹书乐 何威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年5月

游戏和直播,早已不只是娱乐消遣,而是现代人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求情感联结、身份认同与社会参与的新方式。本书是一部关于游戏直播、电子竞技与情感经济的深度民族志。作者T.L.泰勒,既是资深玩家、游戏社区创始人,更是当代电竞游戏研究的重要学者。通过对直播从业者的深入访谈、对游戏公司和平台的实地调研,以及亲身参与游戏展会和赛事活动,她呈现了游戏如何从私人乐趣转变为公共娱乐、社交乃至职业路径。

牛奶狂潮:身体、科学与希望


麦秀华 著 吕红丽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5月

瓶装豆奶、英式奶茶、丝袜奶茶、配方奶粉……眼花缭乱的奶制品是如何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引发消费浪潮的?作者以 “牛奶狂潮” 为切入点,结合历史与现实,探讨中国牛奶消费从 “恐乳症” 到 “嗜乳症” 的转变。书中阐述了中国古代牛奶的生产、消费与传统健康理念的关系,分析了近现代外国牛奶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及影响。同时,探讨了牛奶消费与社会阶层、文化、政策的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育儿观念等问题,揭示牛奶消费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引发人们对饮食健康、社会公正等问题的思考。

你好,陌生人


项飙 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5月

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度透明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陷入“陌生化”的困境,对身边的人与事失去了好奇心,甚至逐渐变得无感。本书以“如何看见陌生人”为话题切入点,通过与多位跨领域学者的深度对话,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重新发现他人,重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连接。书中不仅反思了这种“陌生化”带来的孤独与疏离,还提出了构建“安生式”的思考方式的可能性,尝试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的关注,引导人们重新找回对身边人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行动点。

太阳的阴影:深入非洲的旅程


[波] 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 著 毛蕊 译

理想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5年6月

1958年,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作为驻外记者抵达加纳——非洲解放浪潮的最前线。此后三十多年间,他在这片“大到难以描述的”大陆上游荡,往返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尽一切力量出现在那些被遮蔽的地点、冲突的现场,以及丛林中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村落,从各个前线发回直击报道,试图为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非洲。这本书呈现的是独一无二的非洲图景:那里有仿佛世界诞生之初的极致美景,也是无数部落、民族、文化和势力交织的汹涌之海。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金珊

21君荐读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