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不仅害死人 而且害死猫

《戏猫图》 宋 《仕女图》 五代 周文矩 陕西汉中高家河宋朝墓室里的猫浮雕

猫是捕鼠的能手,是聪明可爱的宠物,然而在欧亚大陆上,多个国家的多个王朝都曾经把猫视为妖邪的化身,这种古怪的风气至少持续了一千多年。

隋文帝时的“猫鬼案”

我们先把历史的指针拨到公元6世纪下半叶,看看隋文帝的小舅子独孤阤(tuó)为什么被关进大牢。

独孤阤,一些文献写成“独孤陀”(阤是陀的异体字),北周大臣独孤信的儿子,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弟弟。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封赏亲戚,将小舅子独孤阤封为将军。

隋文帝即位不久,京城长安有居民告御状:“母为人猫鬼所杀。”(《隋书》卷79《独孤阤传》,下同)意思是自己母亲死于非命,凶手是别人饲养的一只“猫鬼”。隋文帝什么反应呢?“以为妖妄,怒而遣之。”纯属妖言惑众,没有科学根据,于是很不爽,把告状人赶走了。

然后到了公元598年,皇后独孤伽罗得了一种怪病,大臣杨素的妻子也得了同样的怪病。隋文帝让御医会诊,御医们众口一词:“此猫鬼疾也。”这种病是猫鬼造成的。

先前老百姓告状说猫鬼,隋文帝不信,这回御医们都说猫鬼,隋文帝不由得信以为真。他开始分析:“陁,后之异母弟;陁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陁所为。”皇后和杨素的妻子病情相同,致病原因也必然相同,让她们得病的幕后凶手必然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会是谁呢?必然是跟皇后和杨素妻子都有关系的人。独孤阤是皇后同父异母的弟弟,独孤阤的妻子是杨素同父异母的妹妹,独孤阤跟皇后和杨素妻子都有关系,由此可见,那个饲养猫鬼的凶手可能是独孤阤。

这时候,隋文帝还不敢肯定,让独孤阤的哥哥独孤穆去问话,又悄悄把独孤阤召进宫里亲自询问。当着隋文帝的面,独孤阤气得跳脚,赌咒发誓说不是自己干的。隋文帝恼了,将独孤阤赶出京城,下放为迁州刺史,同时派人监视。

迁州在今天湖北房县一带,包括周边好几个县,当时还处于半开化状态,经济落后,是专门流放官员的地方。独孤阤身为国舅爷,正牌子皇亲国戚,被贬到这种地方当官,当然满肚子怨言。他是个大嘴巴,说了一些不敬之词,那些言语当然都被隋文帝派去的监视者汇报上去。

隋文帝大怒,发出一纸诏令,将独孤阤抓进京城,关进天牢,还把独孤阤的家属和仆人也关起来,由宰相和大理寺的官员一起审问。官员们不敢对独孤阤用刑,对独孤陀的仆人就不客气了,严刑拷打,让他们老实交代,说出独孤阤到底是怎么饲养猫鬼的。

饲养猫鬼者全家诛杀

重刑之下,总是能得到想要的口供,独孤阤家的丫鬟徐阿尼熬不住了,对审案官说,猫鬼那事儿是真的,但不是俺主人独孤阤养的,是俺养的,独孤阤母亲活着时,俺就养猫鬼,每日每夜用老鼠喂养,把猫鬼养成以后,放它去害人,把人害死,被害者的财产就会转移到俺家里。

听了这样的口供,审案官并不满意,因为他们觉得隋文帝已经认定始作俑者就是独孤阤,不把独孤阤拉下水是不能让皇帝满意的,于是接着用刑,于是审出了更多的“事实”:第一,徐阿尼养猫鬼是受独孤阤的指示;第二,独孤阤的妻子也知道这件事;第三,独孤阤曾经因为没钱买酒,让猫鬼去杨素家里弄钱,导致杨素妻子生病;第四,独孤阤曾经因为皇后赐他的财物太少,让猫鬼去害皇后,导致皇后生病。

单凭这些口供,似乎还不能让皇帝满意,审案官继续用刑,然后徐阿尼当众表演了一番召唤猫鬼的仪式。供词有了,“证据”也有了,审案官功德圆满,回奏隋文帝。隋文帝果然满意,因为他的猜测已经被审案官证明,可见他英明神武,至公至明,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现在坏人就是他的小舅子独孤阤,该怎么惩处这个养猫鬼害人的国舅爷呢?他不愿显得过于专断,便向大臣征求意见。

一个大臣说:“妖由人兴,杀其人可以绝矣。”猫鬼是人养的,把人杀了,猫鬼就绝了。隋文帝点点头,“以犊车载陁夫妻,将赐死于其家。”用一辆牛车把独孤阤夫妇送回去,准备将他们赐死在家里。独孤阤的弟弟出面求情,隋文帝又改变主意,开恩免死,将独孤阤免职流放,让独孤阤的妻子出家为尼。

公元598年,也就是独孤阤“猫鬼案”发生的这一年,隋文帝制定了一条法律,禁止任何人饲养猫鬼,一经发现,全家诛杀。公元604年,隋文帝驾崩,隋炀帝即位,新皇帝怀念舅舅,将独孤阤改葬,并追封官衔。

隋炀帝信猫鬼吗?可能信,也可能不信,但他的臣民肯定是信的。唐朝文献《朝野佥载》第一卷说:“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京师及郡县被诛戮者数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猫鬼案再次出现,很多人被告发,说他们家中养老猫为鬼魅,从京城到地方,几千户居民因此被杀,连隋炀帝的弟弟杨秀都牵连其中,遭到隋炀帝禁锢。

公元1768年左右,乾隆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席卷江南并波及全国的“叫魂案”,一些流民乞丐和游方僧道被愚民认定为“剪人发辫,取人魂灵”的妖人,乾隆下令各地严查,结果导致更多的“妖人”被屈打成招,全国上下人人自危。这段荒诞历史被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写成《叫魂》一书,如果哪位学者将隋文帝和隋炀帝时期的猫鬼现象深入剖析,著书立说,其史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应该不亚于孔飞力的《叫魂》。

武则天孙思邈也信猫鬼

隋朝灭亡,进入唐朝,唐朝似乎没有再掀起大规模的猫鬼案,但却在法律汇编《唐律疏议》中留下了蛛丝马迹:“若传畜猫鬼之类,及教令人,并合绞罪。”如果有人饲养猫鬼,或者把饲养猫鬼的方法传授给别人,饲养者和学习者都要判处绞刑。这条法律说明,唐朝君臣应该相信猫鬼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唐朝名医孙思邈也信猫鬼。孙思邈《千金方》里收录了几条对付猫鬼的方子:第一,“腊月死猫儿头,烧灰,水服,一钱匕,日二,治猫鬼。”找一只在农历十二月死的猫,将猫头烧成灰,用水送服,一顿喝一小勺,一天喝两顿,能治猫鬼;第二,“出门常须带雄黄、麝香、神丹,诸大辟恶药,则百蛊、猫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着人。”出门要带着雄黄、麝香、朱砂等药,那些百蛊、猫鬼、狐狸精等妖魔鬼怪就不敢近身了;第三,“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蜡各四铢……以香灰围患人面前,着火中沸,即书一十字于火上。”假如有人被猫鬼上身,就用一颗相思豆、一颗蓖麻籽、一颗巴豆、四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朱砂、四铢蜡末混合成药,再把香灰撒到患者周围,生一堆火,将药撒到火里,在火上画个十字,可以驱赶猫鬼。

不可否认,孙思邈是伟大的医学家,《千金方》里也有很多验方,但他毕竟是古人,毕竟没有受过科学训练,毕竟不明白药物的化学原理,所以他的著作里不可避免会出现近乎巫术的东西。事实上,从东方到西方,任何一种古典医学看起来都神秘莫测,都有明显的巫术色彩,所以医学界才提倡“在继承中发展”,而不是只继承不发展。

《千金方》成书之后不久,唐僧玄奘的弟子窥基著成《唯识二十论述记》,那是佛教宗派唯识宗的入门教材,该书第二卷也提到猫鬼:“由猫鬼等意念势力,令他着魅变异事成,既彼亲能令他作此,但由意念增上缘故。”大意是解释猫鬼的成因——猫鬼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受冤而死之猫的意念过于强盛所导致。窥基出身不凡,师父是唐僧玄奘,伯父是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恭,他创立了唯识宗,深受武则天的敬仰。武则天崇信佛法,同时也相信猫鬼。

唐人笔记《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与唐高宗别的后妃争风吃醋,用计谋将皇后王氏和萧淑妃关进冷宫,再将她们残害至死。萧淑妃临死诅咒武则天:“阿武狐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日足矣。”武氏(唐宋时期,人们习惯将某氏称阿某,如李氏称为阿李,武氏称为阿武)那个狐狸精设计害我,我来世必定托生为猫,武氏托生为鼠,今后世世代代,我都会用爪子扼住她的喉咙,以报今世之仇。武则天听闻此言,便禁止后宫养猫,然而她做贼心虚,常常梦见猫鬼作祟,只好“命巫祝祈祷”,让巫师求告上天,祛除猫鬼。

猫鬼之说流传千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公元980年,“温州言捕获养猫鬼诅杀人贼邓翁,并其亲族械系送阙下腰斩,邓翁亲族悉配隶远恶处。”宋太宗接到温州官员奏报,说当地有一个姓邓的老头,饲养猫鬼,以此杀人。宋太宗怎么处理呢?将邓老头及其家属抓到京城,邓老头判处腰斩,其家属充军发配。这个案子说明宋朝人也相信猫鬼,至少宋太宗是信之不疑的。

宋朝以后是元朝和明朝,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又一次提到猫鬼:“自少食猫肉,则蛊不能害。”从小就吃猫肉,就不会被猫鬼侵害。《本草纲目》是从历代医书、史书和志怪小说里搜集所有方子,再分门别类编写出来,即使在同一个条目里,很多方子也是自相矛盾的,李时珍只负责整理,偶尔提出质疑。李时珍的伟大贡献是整理尽可能多的素材,供后人验证和筛选,他并不完全相信他所整理的方子。关于这一点,相信真正读过《本草纲目》的朋友都会认同。

现存明朝文献里没有记载具体的猫鬼事件,但是到了清朝,猫鬼又死灰复燃。清代文献《衔蝉小录》说,山西宁武流行祭拜猫鬼画像,画的一个猫头人身怪物,一男一女站在这个怪物的左右,人们纷纷向猫鬼画像进献供品,香火十分旺盛。另一部清代文献《咫闻录》说,甘肃凉州流行饲养猫鬼:将猫勒死,再对着猫尸念咒作法,七七四十九天以后,给这只猫立一个牌位,在牌位旁边放一只布袋,然后祭拜许愿,猫鬼就会去偷窃别人家的财物,放进布袋里。

猫被异化被妖魔化

从隋朝到清朝,猫鬼从兴盛到沉寂,从沉寂到复兴,断断续续流传千余年。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海外,看看其他地方的猫鬼信仰。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将建筑、饮食、官制、佛学引入日本,同时也把猫带了过去。日本原本应该是有猫的,他们把从中国引进的猫叫作“唐猫”,随后在江户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明清时期)孕育出“猫又”信仰。猫又即猫妖,类似于猫鬼。

202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名学者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位教授合著论文《CatSpiritsinNorth-WesternChina》(中国西北地区的猫灵),研究了东北亚的猫灵崇拜,说蒙古部落也曾经将猫的魂灵视为具有威胁和报复性的神秘力量。

大约在宋朝、元朝和明朝前半叶,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认为猫是邪恶的,是魔鬼的化身,女巫会饲养黑猫或变成黑猫,将上帝的子民拖进地狱。在这种迷信影响下,欧洲开展了大规模的杀猫行动,成千上万的黑猫被装进麻袋或箩筐,放到篝火上活活烧死。我们在谷歌学术里可以读到一篇题为《WhyMedievalCatsApprovedofthePlague》(为何中世纪的猫造成了瘟疫蔓延)的英文著作,该文详细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对黑猫的系统性屠杀,并且认为黑猫数量锐减造成老鼠剧增,这又使得鼠疫在欧洲流行,大规模的黑死病肆虐西方。

从东亚、东北亚到欧洲,过去千余年的欧亚大陆上,不断有人将猫异化和妖魔化,这又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是,猫不像狗那样容易被驯化,猫和人之间始终有一种距离感,猫也不会将人视为主人,反而会把主人当成宠物。比如说,很多猫咪把捉来的老鼠放到主人面前,那并不是在向主人示好,而是在教主人捕猎:“瞧,老鼠就是这样捉的,快跟我学!”在古人看来,猫的这些行为相当神秘,而神秘近似于妖邪。

这种解释完全是把人类虐猫的罪行甩锅给猫,正确的解释或许还是过去人类世界欠缺科学知识,导致迷信盛行,迷信不仅害死人,而且害死猫。

文并供图/李开周


(文化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22日 05:0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