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正在开馆试运行,如何让千年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有妙招。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首个全景式呈现仰韶文化的专题型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文物1600多件,为了让这些文物生动呈现,数字技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讲解员 杨光:就像我们看到身后这个,他运用了就是一个裸眼3D的技术。然后通过对于一些陶器和它的纹饰进行一个演绎,会更加生动更加直观。
30多个角色和280多分钟的人物表演动作捕捉,25种动物和精确到犄角数量的研究,让游客仿佛穿越到仰韶时期,感受来自远古世界的烟火味。
河南郑州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副主任 戴建增: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展示、数智体验、沉浸研学,在公众与考古遗址之间,搭建起时空对话的桥梁,让仰韶文化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其实早在新馆规划之初,博物馆就提出,要打破常规展陈,让远古文物“开口”讲故事。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方案,馆里决定打造出融体验感、科技性为一体的史前文化博物馆,将场景塑形与三维交互、裸眼3D等前沿数字技术结合起来,打造8幕沉浸式全息场景,还原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陈工作人员 鲁浩:这边三十多个数字人物,都是通过AI模拟演示出来的,最后这个影片在成型的时候,经过了2000多个渲染镜头。每次当观众看到最后,天上下起了流星雨,仿佛自己就变成了仰韶人。
下一步,博物馆还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手段,完善软件设备,让馆里的虚拟讲解员“陶陶”有更鲜活、更具互动性的呈现方式。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陈工作人员 鲁浩:我们准备再给陶陶投喂大约500万字的这个文本量。在未来,我们希望在全馆200多个展柜的旁边,都能够看到陶陶的身影。
数字考古、趣味答题,科技加互动的全新探馆体验,让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人气爆棚。试运行以来,日均接待游客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