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袖珍《文学回忆录》| “嫉俗如仇,爱雅如命”

面世十余年,《文学回忆录》是许多读者心中的文学启蒙书。它曾带领无数人走近文学,爱上文学,至今仍在被认真阅读、摘抄、品评。

它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好语似珠,常读常新。

如今,这部浩瀚的回忆录,推出了全新袖珍版本——

▫️清雅小开本,分上下2册;
▫️活腔书脊工艺,可180°平摊;
▫️内文特别定制48克微黄字典纸,薄而柔韧,色泽柔和护眼;
▫️文字内容不变,影印再现陈丹青听课笔记的手稿原貌,精选民国书影;
▫️封面采用安徒生剪纸创意,回应木心对安徒生的真挚喜爱:
“历史地”看,安徒生越来越可贵——会读他,是享受。

[商品]

“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

1989年,木心六十二岁,决定开讲世界文学史。

地点不在大学教室,而在各听课学生的客厅。大家团团围坐,随木心一同神游文学国度。

五年,八十五讲,一部世界文学地图,就这样在散落的寓所灯光下展开:

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古今贯通,中西并蓄,

将文学从死板的知识、固化的结构中解放出来,回到个人的经验与感受,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文学回忆录”。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 “金句”纷披,兀自燃烧:

▫️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
▫️世上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如果你也想在阅读中寻找“精神上的血统”

如果你也想了解并亲近广博的世界文学

如果你也想收下一部可以陪伴多年、常读常新的美丽书籍——

阅读《文学回忆录》,和木心一起,思考如何读书,如何生活,如何爱人,如何留存自己的声音。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