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泥火淬神犬 薪火相传焕新章

近日,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实践团前往周口市淮阳区,围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团在带队老师张艳秋,负责人魏子涵的带领下,用脚步丈量文化根脉,亲身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以青春之力传播非遗文化。


聆听千年泥语,手塑非遗神犬

实践团首站走进河南省邵波彩塑“泥泥狗”工作室,拜访省级非遗传承人邵波老师,详细了解了泥泥狗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此外,实践团队有幸在邵波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制作泥泥狗的全过程。成员们在亲手创作中感受非遗温度,深刻体会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的坚守与匠心。


展馆寻踪非遗魂,探秘泥狗千年艺

为了切身感受非遗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坚定青年学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实践团第二站来到泥泥狗陈列馆。馆内数百件泥泥狗作品分门别类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既有憨态可掬的动物造型,也有神秘抽象的图腾形象,包罗万象,栩栩如生,无不彰显着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成员们驻足凝视,轻触展柜,亲身感受泥土的温度与非遗的气息。


非遗放光芒,泥狗传古今

实践团第三站走进淮阳县图书馆,开展“泥泥狗”非遗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在大厅及出入口向读者发放宣传手册、展示作品,讲解泥泥狗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读者被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厚文化底蕴吸引,纷纷驻足交流。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这一非遗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荷韵散泥香,神犬现人间

为了进一步推广“泥泥狗”非遗文化,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伏羲文化广场,进行摆摊宣传。实践团在广场设立了“泥泥狗”非遗宣传摊位,通过作品展示、互动讲解等方式,向市民和游客普及泥泥狗的相关知识。许多群众被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泥泥狗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更坚定了守护文脉的信念,让古老非遗在当代青春力量中焕发持久生机。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