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30
山东卫视《戏宇宙》
经典季第三期节目即将播出
本期邀请青年演员郑业成
作为经典寻访人
和主持人辛凯一起
在 苏州探访经典 戏剧IP
“陈三五娘”的台前幕后故事
节目嘉宾将分别探访
梨园戏《陈三五娘》和
潮剧《益春》的主创团队
解锁三个戏剧段落
完成剧目导赏
邀请剧目主创讲解
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
经典IP的多重魅力
荔枝定情演绎闽粤爱情故事
郑业成挑战梨园戏十八步科母
“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在被称为“爱情之园”的耦园中,节目嘉宾解锁了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荔枝镜》,这是关于“陈三五娘”爱情故事的最早戏文记录。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副团长张纯吉饰演男主角“陈三”三十余年,为大家深度讲解了《陈三五娘》这一故事脉络和人物性格,并展示了正宗的泉腔,这是宋元时期的南音,因此,梨园戏也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
随后,节目嘉宾来到昆曲博物馆,作为比“百戏之祖”昆曲历史更久远的古老戏曲,梨园戏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在梨园戏《陈三五娘》经典角色奉夫和李姐的引导下,节目嘉宾沉浸式体验了经典唱段《睇灯》,与戏曲演员近距离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陈珞饰演的陈三与林秋韩饰演的五娘初遇时的心动。梨园戏又称“七子班”,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行当,经典寻访人郑业成作为京剧武生出身,敢于挑战,分别学习了七个行当的经典动作,深度体验学习了梨园戏特有的表演程式体系“十八步科母”,惟妙惟肖的演绎赢得满堂喝彩。
郑业成演绎《留伞》满分还原
解锁梨园戏特色乐器“压脚鼓”
梨园戏《陈三五娘》中的“伞科”是经典折子戏《留伞》的核心表演程式,融合了梨园戏“十八步科母”的严格规范与情感叙事,成为闽南戏曲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段落。陈三欲持伞离去象征心灰意冷,益春抢伞挽留则代表对爱情的坚守。经典寻访人郑业成在欣赏完陈三与益春演绎“伞不离手”“推拉三回合”等片段后,主动学习并尝试复刻,第一次演绎就几乎满分还原。
除了精彩的《留伞》片段,现场乐队里还有一位用脚打鼓的独特身影。“压脚鼓”作为梨园戏的核心打击乐器,具有独特的“手足并用”演奏技法和“万军主帅”的指挥地位,这一技法要求鼓师手脚高度协调,左脚控音,双手执槌击节,身体韵律与戏曲情绪深度融合,通过鼓点节奏掌控全场表演进程。伴随着鼓师变换的鼓点,郑业成再度演绎了刚刚学习过的丑行、旦行等动作。秉持着敏而好学的态度,郑业成又学习了“压脚鼓”的演奏技法,并表示真的很有难度。
潮剧《益春》演绎真情巧思
小丫鬟也能做大女主
穿越时空的智谋与爱情,真情巧思织就经典。在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副主任许佳娜和潮剧《益春》演员林大、卓师爷的引导下,节目嘉宾又近距离沉浸式欣赏了黄学嫩饰演的益春与文英斌饰演的县令演绎的《荔镜重圆》选段表演,聚焦益春与县令的经典公堂对峙场景,益春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量完成了从“卑微婢女”到“公义代言人”的形象升华。
谈及“小丫鬟也能做大女主”,潮剧《益春》黄学嫩也分享了自己相似的人生经历,一步步从小配角成长为剧目主演,“益春是益春,也是我。”
经典寻访人郑业成听了很有感触,他分享自己进入影视表演行业初始,也是从跑龙套学起,从边缘的工作做起,他坚信“只要我做得好,别人一定会看到我”,才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最后,节目嘉宾在苏州开明大戏院共同欣赏了梨园戏《陈三五娘》和潮剧《益春》两出经典剧目的完整剧场表演,完成了经典剧目导赏。
“荔枝为盟,铜镜为证。”
经典寻访人郑业成
将带你走进经典戏剧IP
“陈三五娘”背后的闽粤爱情故事
弘扬戏曲文化
传播经典之美
《戏宇宙》经典季
7月12日20:30播出
敬请期待!
来源|山东卫视
编辑|陈吉康 实习生:陈康
复审|张侃
终审|王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