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气时,是合理表达诉求,还是肆意咆哮,最能反映出其真实的教养。
杨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一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件小事。
她和钱钟书忙着写书,便请了位年轻女工阿菊,帮忙分担家务。
阿菊做事笨手笨脚,不仅没能省事,还让杨绛生了不少气。
有一日,正是晚饭时间,她突然听到女儿大声喊道:“不好啦,不好啦!”
杨绛闻声慌忙赶到厨房,只见火光冲天,灶台上的火苗,转眼快窜到了房顶。
她拿起洋瓷罐往火源处一盖,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灾。
原来,是阿菊为了图省事,没插漏斗就往炉里灌油,结果油溢了出来,再遇上火苗,瞬间就被点燃了。
杨绛得知缘由时,原本非常生气,想好好训斥阿菊一顿。
可很快,她就压制住了怒火,心平气和地与阿菊交谈了一番。
事后,阿菊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做事也变得更加严谨起来。
人品,不是看风平浪静时的伪装,而是要经得起怒火的考验。
一个人情绪稳定的背后,是人品,也是格局。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遇事风平浪静,一遇事惊涛骇浪的人不能深交。
比起那些一言不合就暴躁跳脚的,在愤怒中依然能保持修养的人,最值得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