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 2025江苏青少年书法大赛专家评审团





吴 勇

别署可嘉、逸斋、望湖山堂。江苏常州人。

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第三届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侨联华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委员、常务理事,南京市文联委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市玄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南京市玄武区文联副主席,南京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南京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南京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南京林业大学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教职工书法协会会长。

1998年以来历任南京林业大学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学院党委书记等职。现供职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1996年以来在高校执教书法、书法欣赏、纸与中华文明、书法与中华文化等课程。先后出版有《中华传统老作坊·走近造纸坊》《中国书法通论》《中国书法鉴赏》《书法鉴赏》《章草全集》《书法教程》《千古名联 美工钢笔书法字帖》等,教育部2014年审定通过的全国中小学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尉天池总主编)编写团队核心成员、分册主编。主编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指导《小学生(中学生)硬笔书法(小一—高三)》,在编《中国书法全集》(分卷副主编)、《纸与中华文明》,在各类期刊发表书法类文章40余篇。 所执教大学书法课程获省高校首届公共艺术课程微课大赛本科组二等奖,主持南林大校园书法素质教育系列活动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铜奖,主编《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下)(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获2021年教育部首届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作品获江苏省政府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首届南京公共文化星辰奖等。所指导大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书法类一等奖。


《飱胜 幽赏》联

教学生把字写好

□吴 勇

古人写字,简牍所书大多是小字,秦汉时代所谓书简,字的标准宽度差不多也就是0.5厘米,可是无论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还是银雀山汉简,放大来看无不气象万千,笔墨精妙诚非虚语。汉字书写至今几千年了,从毛笔到钢笔,到指尖上的键盘打字,甚至语音录入,汉字手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们在享受文字信息传播快捷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许多,这种丢失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一代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2013年应运而生。


《衡山县晓渡》

翻阅旧杂志,在诸多论及书法教育的文章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斯霞老师于1962年9月发表在《人民教育》的《教学生把字写好》一文。斯霞老师说,我感到近几年来中、小学对写字教学不够重视,好像字的好坏无关紧要,只要文章写得好,问题回答得正确,照样可得100分,这就形成了写字潦草的风气。文字是表达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字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别人认不清、看不懂,就失去写字的作用。小学教师负有培养学生写好字的责任,应该要求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清楚、美观,并逐渐达到书写迅速……将近60年后再读文章,我还是感叹斯霞老师的真知灼见。


《腊日龙沙会绝句》

教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当好表率。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批改作业,教师下笔的每一点画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


《兰亭诗二首》

教学生把字写好,教师要坚守书法教育的底线,做好基础性工作,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自觉留心观察美好的书写形体、结字、笔法,从而逐步凝心聚力、心摹手追,从一点一画开始精益求精,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通过让学生“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进而做到“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岭梅》

教学生把字写好,教师要从最日常的实用书写做起。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无一不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即兴之作;《淳化阁帖》所收大量晋唐名人法书也无一不是平凡的嘘寒问暖的日常信件,无异于今天的微信私聊。书法家的珍贵作品对他本人而言其实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实用书稿。而今天的书法作品,却每每要以获奖、入展、考级等级之类功利化的标尺来衡量。对于学习书法而言,最重要的是养成写好字的习惯和写好字本身。


《陆游诗》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来,围绕书法教育,我们做了许多事情。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的板书占有很大权重;一年一度的江苏省中小学书法骨干师资培训工作在持续、有效推进;我们编写的小学书法教材已经普及到边远村小。在一次书法教育工作者的论文评选中,我有幸拜读近百名一线中小学教师关于书法教育的论文。作者们正在循着斯霞老师的足迹踏步前行,他们的思考、实践和探索,才是书法教育未来的希望。

本文为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卷首语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


《毛主席诗词》集联


《塞下曲》


《宿山家》


《小窗幽记》


临《岳麓书院简》


行草 唐书纨扇


《鸥影 萧声》联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


临《虎溪山西汉简》


临《中山简王墓石题铭》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