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建文帝?发现美洲?明史专家解码郑和远航世界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也是明代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日。郑和为何七下西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郑和最远到达哪里,近二十年来也有新说法。近日,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范金民做客“南图讲座”,以“郑和远航世界寻踪”为主题开展讲座。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长期以来,有“踪迹建文”“耀兵异域”等多种说法,也就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到东南亚各国耀武扬威。范金民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不够圆通的地方。其实,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背景,相关史书是有记载的,有郑和自己立的碑、《明实录》的记载都讲到,郑和出去第一件事情就是“宣旨”,第二是“赏赐”。当时的背景是,从元末到明朝建立以后,几十年来,东南亚各国几乎没有使者前来。因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建立和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郑和一次次下西洋以后,外国使者络绎不绝、相闻于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目的达到了。

郑和船队最远到了哪里?2002年,英国海军潜艇艇长加文·孟席斯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看法: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郑和的船队早于哥伦布抵达美洲,并可能完成环球航行。范金民认为,孟席斯的许多说法实际上没有历史根据。关于“郑和船队最远到了哪里”这个问题,也是有史料记录的。明宣德六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先后在今江苏太仓和福建长乐立了两块碑,总结了前六次经历,明确记载了到达了哪些地区,此外还有郑和随行人员记载、史书记载。这些历史文献记载都很明确:郑和船队在将近30年时间中远航到了南亚、印度洋、红海、阿拉伯海沿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十万余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这也是长期以来的共识。也就是说,郑和船队最远到了非洲的东岸,没有绕过好望角去发现美洲。

郑和下西洋没有发现美洲,是不是说就没有意义呢?范金民认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文明交流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郑和下西洋贯通了中国一直到非洲东岸的航海联系,在这之前,中国的航海事业基本只到印度洋为止。郑和下西洋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输入了东南亚国家的动植物、药物、音乐、舞蹈等,也播撒中华声名文物。同时,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和平外交、对外友好的典范。郑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造创新精神,都是留给我们的丰厚的宝贵遗产。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