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西方伪史论者和明粉是最大的汉奸?|文史宴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欢敝号

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

这样不会错过好文推荐

文/鹰眼荷鲁斯


西方伪史论者跟明粉往往高度重合,为何会这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思想渊源,都是罔顾事实,假设东亚到清朝才明显落后于西方(含中东)。但其理论来源又有不同,分别来自俄国文人的自嗨造谣和近代日本的侵华理论,他们就像是人体蜈蚣,吃着吃翔的人的翔,把网络熏得臭气熏天。本文拟刨开这两群人的祖坟,让大家看清楚其理论源头对中华文明的恶意,从而了解这两群人有多么愚蠢和邪恶。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明粉和伪史论的人群,从思想源流上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两者的认知以清朝是中国显著落后于西方的开始为焦点展开交集,但是各自的思想脉络又有别的来源和出处。现在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西方伪史论的祖宗是俄国妄人

此人还炮制了“中国伪史论”


伪史论的思想脉络来源大体是三块:1、西方自有的疑古派;2、福缅科的世界伪史论,3、以及何新的希腊伪史体系,三个体系共同塑造了伪史论的认知基础。

第一块是17-18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者和教会的疑古观点,比如认为荷马不存在,比如认为古希腊可能是文人发明的产物,但是这个逻辑在爱琴海考古和现代考古学成熟的背景下逐渐不堪一击,基本上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类是俄罗斯学者的伪史理论,这套学术开了很恶劣的头:福缅科原本是个数学家,他从一个叫莫洛佐夫(Nikolai Morozov,1854-1946)的伪史论先驱著作中获得了“历史投影”理论的灵感,完全重建了世界历史的时间线,把新石器时代至今的人类历史压缩到了俄罗斯的时间轴上。

他主张公元前1世纪到5世纪的罗马帝国其实是东正教的神圣罗马帝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些压根儿不存在;犹太人所罗门神殿的原型是克里姆林宫,《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其实就是十字军东征,所谓“耶稣受难”是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发生的;“蒙古西征”实为斯拉夫-突厥联军的内部扩张,覆盖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事实上是“俄罗斯-蒙古超级帝国”(Russian-Horde Empire),成吉思汗是俄罗斯大公中的化名;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全球帝国”解体后,斯拉夫文明向西传播的结果,但丁、达芬奇等人实为东欧移民,马丁·路德实为反对莫斯科中央集权的斯拉夫贵族……传统历史学家、教会、共济会为了掩盖这些真相,合谋发明了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这些“死语言”,用于伪造历史。

福缅科这种直接将权威学术界视为不可信,被某种力量脑控的做法,其实很幼稚,但是很符合阴谋论信徒的心理。

这类人就是本能抵制一切权威,觉得真理一定在非建制派的手里。但是没有系统性接受某一个学科训练的普通人,连一个学科的地形地貌都没有摸清,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就是有无赖非要这么跨学科论证,而且越不是自己的领域还越自信。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福缅科还主张了一系列的“中国伪史论”—— 他说真实的中国历史始于蒙元时期,印刷术、造纸术、火药都是欧洲独立发明的;中国长城实际上修建于17世纪,目的是防御“全球帝国”解体后斯拉夫民族的东迁;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改编版本,夏商周等早期王朝是欧洲传教士根据《圣经》年表虚构的产物,司马迁的《史记》是18世纪耶稣会教士与清朝学者合编的伪作,甲骨文也是19世纪考古学家伪造的。这相当于直接掘了中国文化的祖坟。

如果明粉真的爱国,如果西方伪史论的信徒要卫道,那是不是要组织学术十字军去对这种大魔头组织讨伐战,而不是在墙内放屁屙屎?

实际上,这一套刨祖坟的论证逻辑,那就是我的祖师爷是你的祖师爷的师傅,或者是我的祖师爷比你的祖师爷高明,或者是我操你的祖师娘。这一套论证逻辑,从论证的角度来说,并不讲道理。一旦开这种恶意的论证先例,后面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噬效应。

第三类就是何新的《希腊伪史考》。他的核心论断主要集中在如下点上:

一、历史中从不存在什么“希腊国”、统一的“希腊文化”;

二、荷马是亚洲人,荷马史诗不是希腊的史诗;

三、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本不属于希腊;

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文本可疑;

五、所谓的希腊哲学科学巨匠多数非欧洲希腊人,而是亚洲人;

六、古希腊罗马文明蛮族日耳曼以及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没有承接关系。

这种解构思路不是新鲜的玩意: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自己的研究著作比如《黑色雅典娜》就发现其实古希腊的文化和神话大量接受来自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熏陶,古希腊神话的诸多原型和母题都可以从吉尔伽美什,还有古埃及奥西里斯的复活等故事中找到历史原型。而且希腊文明和古希腊的深度接触古希腊人自己也不否认,起码希罗多德生活的年代希腊人毫不避讳希腊诸国受惠于埃及的宗教,法律,数学等具体的学术门类。

但是再怎么承认,主流学术界也没有直接跟何新一样一棍子把希腊文明彻底打死而且偷换概念,比如何新的论据:荷马和希罗多德都是今天地理意义上的亚洲人,但是地理意义上的范围和文明圈是两回事啊,希腊的文明圈直到14世纪才丢失小亚细亚西海岸,直到7-8世纪才丢失叙利亚,希罗多德是出生在西亚的哈利卡纳索斯,但毫不妨碍他懂得熟练的希腊语,并且用希腊语散文撰写《历史》歌颂古希腊诸城邦在希波战争中替代诸神惩戒傲慢无比的波斯帝国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古代没有统一的希腊国,且没有一个以希腊自称的统一国家存在,这从事实上是对的。但是,中国的概念最早应该只是中央政权直辖的不大的区域,也没有扩大到今天的地理范围,如果以古代中国衡量那么除了洛阳和关中王土之外很多地方都不是中国。

有些地区就是以文明形态延续至今的,印度次大陆也没有统一国家和统一语言,甚至连“印度教”,印度作为国家的政治概念都是英国人赐予的,但印度文明是可以清晰识别的,何新大师似乎将亚洲的诸多希腊化文明成果归于古印度人,那他怎么不去反对印度历史是更大的扯淡和伪造呢?毕竟印度历史记载比恒河水更浑浊比咖喱糊糊更加稀烂,其实是比希腊更容易碰瓷的对象,这说明作者碰瓷希腊是有意为之。

所以最早的希腊伪史考并不是作者不知道真相,而是作者有意以逻辑层面的诡辩术,大概类似于公孙龙的名家的做法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


西方伪史论者脸被抽肿

但是何新应该是没想到大量的人直接绕开了他的论证过程却懂得比他还少,因此,很多人直接拿着偷换概念的希腊伪史考在网络上狂欢开大。


明粉宣传的理论

是日本为侵华炮制的


至于皇汉尤其是其中的明粉,其很多理论实际上是拾日本上个时代的牙慧。


首先,我们都要承认,华夷之辨是自古以来古已有之的。但是实际上,古代的华夷之变到现代互联网上充斥的种种充满了民族主义的偏见话术和不切实际的历史假设,这和古代的华夷之辨没有必然的关系,也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现在的很多话术比如说“满清误国论”,比如说“元清非中国论”实际上是来源于近代日本的研究。

很多人在网络上看到充满了地域歧视和解气的民族主义叙事就觉得非常提神,于是大肆传播这些碎片化的话术,殊不知这些话术大部分出自民族主义者从本能上最痛恨的对象近代日本:

1 “华夷两分论”:贬低中华文明,鼓吹日本“救世”

这套观点里,日本取代满清甚至蒙元中国成为古代中华文明的代表,而称大陆上满清统治的中国是夷狄。

实质:否定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生命力,为日本殖民扩张制造道德借口。

2. “满蒙非中国论”:肢解中国领土的“理论武器”

九一八事变前,矢野仁一等学者鼓吹“满蒙非中国论”,声称东北、蒙古不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将清朝与元朝称为“外来征服王朝”,否认其对中国正统的继承。

典型案例:

矢野仁一《近代支那论》称“中国无国境”,为日本侵占东北铺路。

田英弘宣称“大清领土继承自蒙古帝国”,割裂清朝,蒙古与中华法统的联系。

实质:为炮制“伪满洲国”提供“法理依据”,服务日本分裂中国的政治目标。

3 “长城内外对立论”:制造民族分裂

白鸟库吉提出“长城分界论”,将长城称为“文明断层线”,宣称农耕汉族与游牧民族“永恒对立”。

实质:挑拨中华民族内部关系,为日本“分而治之”的殖民策略服务。

4 “崖山之后无中国论”:否定中华文明连续性

内藤湖南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论”,声称南宋灭亡后中华文明“中断”,东洋文化中心“转移至日本”。其衍生出的“崖山之后无中国”等说法,彻底否定元、清对中国正统的继承。

实质:为日本自诩“东亚领袖”提供历史虚构,掩盖其文化霸权野心。

5 “中国本部论”:缩小“中国”范畴

日本刻意将“中国”限定于汉地十八省(所谓“中国本部”),将疆、藏、东北等地排除在外。顾颉刚曾痛斥此论是“为侵略造谣”,目的是将侵占领土伪装成“不损害中国根本”。

实质:为蚕食中国边疆领土制造“合法性”。日本人在侵华战争前夕试图在中国边疆活动比如在高度伊斯兰化的宁夏扶持所谓的大夏国,还有接纳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的亲属,试图在中亚扶持大突厥国都是类似的操作。

而日本的上述种种学术理论又和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等殖民帝国话术体系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使用者在传播这些话术推波助澜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些话术的学术渊源。

认为满清耽误了中国,所以导致中国在近代史上蒙受屈辱的议题,其实是将两个议题混为一谈。那就是满清的入寇中原导致中国文明倒退,和中国文明整体落后于世界文明其实是两个议题。如果说一个文明体系整体上落后于另外一个文明体系,那么。不论这个文明体系是什么样的族群来主导,最后的命运同样是遭受屈辱。

不论是什么政权,处于中国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只要积贫积弱,只要消极应战,拒绝接受时代浪潮的洗礼,不革新科技提升文明的维度。就算是一个汉人王朝或者汉人政权出现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中国大陆,日本帝国主义同样会发明出新的理论来论证华夷变态。日本可以自居伪新的中华,而称中国已经沦为夷狄,日本还是可以大张挞伐。对中国实施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军出于侵华的目的派出大量谍报人员来华收集各种情报,兵要地志资料就是其重点收集的情报之一。根据实地调查所得和在中国获取的各种书面资料,日军编辑刊印成册,作为绝密资料发放给下属军队等,本套资料就来源于这类兵要地志。具体为:

《中国地志》 <原名《支那地志》(巻1~巻6)> (1887年)、《东北地志》<(原名《支那地志》(巻15上 满洲之部)>(1887年)、《蒙古地志》<(原名《支那地志》(巻15下蒙古之部)>(1887年)、《东部蒙古志 草稿》(上、中、下)(1908年)、《东部蒙古志补修 草稿》(上篇、下篇、附录)(1914年)、《天津志》(1909年)、《直隶省兵要地志》(1927年)、《浙江省兵要地志》(1929年)、《福建省兵要地志》(1935年)、《西康省事情》(1943年)、《热河省兵要地志》 (1932年)、《西北支那兵要地志资料写真集》(1940年)、《闽南兵要地志》(1933年)、《闽北兵要地志》(1933年)、《湖北省兵要地志概说》(1938年)、《甘粛省事情》(1943年)、《青海省事情》(1943年)、《南支那兵要地志军用资源概说》(1933年)、《江西省兵要地志概说》(1943年)、《江西省兵要地志概说(修改增补——交通、物资)》(1943年)、《云南省兵要地志概说》(1940年)、《河南省兵要地志概说》(1938年)、《广东省兵要地志概说》(1937年)、《广东省兵要地志概说》(1944年)、《广西省兵要地志概说》(1944年)、《湖南省兵要地志概说》(1943年)。

这些研究背后,起码精细研究然后各个击破的目的一定是存在的。

这些理论一定是基于精细化研究的出来的,某些理论和话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最早一批革命党人。但是,如上文所言,革命党人对于这些思想也做了大量的辩证性批判。因此追根溯源。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上述日本所有的学术观念都是有值得批判之处的,明粉居然拿来做核心思想,其愚可知也。


“永乐大典点亮西方文明”

来自西方无良书商造谣


这些话术在80年代之后逐渐复活并找到市场,其实还是因为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人民大众贫瘠的文化认知非常不成比例,大众都知道中国有悠久历史的认知但却不知道这些历史究竟从何而来,具体是什么。


这两群人就像人体蜈蚣

而继承自19世纪中后期的民族伤痛刺激下形成的民族主义叙事,追求铁血中国,民族复仇的群众心理基础依旧广泛存在,因此,一些话术从故纸堆里复活,被很多人有意或者无意用来表述自己对外交政策的不满对国际秩序的不满以及对国内发展不平衡的不满,但是他们不知或者有意隐瞒这些话术本身是从思想层面解构中华文明的暗器。

在人文思想理论层面落后于人的情况下,还大肆用人家玩过的暗器自己互相打泥巴仗,实在是称不上高明。

明粉普遍存在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没有清朝汉人政权在日后的。19世纪中后期,英俄中亚大博弈,英法列强从海面上发起的殖民危机,日本崛起对中国造成的侵害,中国在应对上述所有挑战中会比清朝表现的好,对不起,这是另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起码在我们所在的时空是没有发生的。

既然没有发生,那么这个问题就既不可以被证真,也不可以被证伪。可证伪是科学的必备要素,凡是不可以被证伪的,就不具备科学性,这不属于科学讨论的范畴。

因此,这一套话术其实和福缅科的中国伪史论是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话术的使用者片面的汲取或者利用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选择性无视这套话术的根本是为了摧毁中国文明,动摇中国文明,对中国文明实施刨祖坟式的毁灭,这实在是是非不分、因小失大,实在是避重就轻。

最后,两类人因为大众媒体的发展汇合了。在新媒体出现之前,这两类人因为一些大众通俗读物产生了汇合。

2000年之后到2010年之间,除了常见的都市传说,非常魔怔的外星人探索故事,以及某些外国神棍的故事,声称自己为FBI服务,能够用遥感视野看到月球背后的外星人基地和火星上外星文明的过去,这些玄幻故事多多少少为历史领域的魔怔思想打了铺垫,毕竟那个年代媒体渠道发声渠道有限,纸质印刷物有着比碎片化信息更可信的权威,这样的内容作为科普读物,其效果可想而知。

那个时代对外版书的引进不够专业,实际上也是在无形中从大众科普的层面助推了一些神论的发展。

真正让阴谋论者,伪史论者和民族情绪交汇的,是2010年前后引进的2本外版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和《1434:中国点燃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火》(1434: The Year a Magnificent Chinese Fleet Sailed to Italy and Ignited the Renaissance),作者是据说15岁就辍学的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

他声称郑和船队早于欧洲大航海时代就达到了美洲、非洲甚至欧洲(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亚洲航行前往欧洲需要绕过非洲好望角),并将《永乐大典》中的知识传播至意大利,直接点燃了文艺复兴;《永乐大典》通过传教士被翻译为拉丁文,成为达芬奇、伽利略等欧洲学者的灵感来源。

这两本书其实是无良作者和无良出版商合作的产物——这个孟席斯由于文化水平很低,自己并不擅长写作,但出版社觉得他编的这个故事会很有销路,于是找了130个人帮他代笔。书籍出版后果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但这本畅销书造成了恶劣的科普影响。许多大众就此跑偏。

《永乐大典》正本在明代仅抄录了一份,一直藏在深宫之中;副本于1567年嘉靖年间完成,而郑和下西洋以及欧洲文艺复兴(14-16世纪)高峰都发生在大典可能流传出去之前。 作者收集的证据比如郑和舰队的石头锚,物种交流依据还有意思闽越方言在海外的遗存,其实都缺乏过硬的证据去对应到郑和年代。因为没有有效的文物证据,去证明这些东西发生在永乐和宣德年间。

但是大众不管基本的时间顺序,也不管基本的逻辑先后,觉得像就是是,觉得有白皮为自己站台,就是一定可信的,觉得白皮自己没有历史所以他虔诚的跪拜中国历史他的考证就一定是对的,但是从思想的光谱看,这几类人基本上属于既有又要,自相矛盾,可以休矣。

因此,对于西方伪史论也好,中国伪史论也罢,对于凡此种种的人,不必要做史料层面的搏杀,应该从逻辑维度的层面做降维打击。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