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诗人白居易:卖马换房也要守着的山水在哪?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卫视图文新媒体暑期特别推出“豫见名人・共游中原”专题策划,带你穿梭古今,探寻名人在河南留下的珍贵记忆。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千年前“顶流”诗人白居易的世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准备好,精彩即将启程!

白居易,大唐顶流诗人、公务员界的“摸鱼”鼻祖、河南最强代言人!前半生卷生卷死写《长恨歌》,后半生在河南躺平养老吃鲂鱼。今天这份《乐天同款河南打卡指南》,带你解锁诗魔的快乐老家!

启蒙生长之地:新郑

打卡路线

白居易文化园——东郭寺完全小学(原白居易故居)

新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白居易在《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写道:“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新郑县志》记载:“白居易所生,在县西十二里,宅今废。”白居易在东郭寺宅度过难忘的童年时代。


新郑是黄帝故里、郑韩故地,文化底蕴深厚,对白居易产生了最早的影响,幸福的童年生活是他成才的根基。《与元九书》中,白居易称“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故乡的一草一木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开家乡44年后,从苏州卸任返回洛阳途中,56岁的白居易特意取道新郑,他来到溱洧河边停留了很久,望着天边彩霞,无限乡情涌上心头,写下了诗篇《经溱洧》: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如云女,但闻芍药名。


还作了《宿荥阳》一诗,表达出了真挚的故乡情和对过去的无限追忆,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

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可见在白居易走后四十余年,仍对故土如此惦记,可以说,新郑是养育幼年白居易的一片净土,也是白居易心中绕不开的“故园”。

偷得浮生半日闲:济源

打卡路线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王屋山

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九月,时任河南尹的白居易来到济源枋口。对于济源山水之秀美,白居易早就有所耳闻。当他置身其中时,立刻被眼前的风景所吸引,赞叹不枉此行。


他作有《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在诗中极力称赞该地风景秀美,人都走了还在回头看,想着以后一定再来: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

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抖擞。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

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

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白居易61岁。诗人借公务间隙再次游历济源,以诗酬答友人舒员外,记录其官场生涯中难得的闲暇时光,在案牍劳形之余登上济源的王屋山,在山水中远离城市的纷扰,得到心灵的慰藉。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

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

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

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长葛血缘长葛情:许昌

打卡路线

白乐宫白居易墓冢——许昌市博物馆

1

身世纠葛篇:“长葛外孙爱长葛”

白居易的母亲世居颍川长葛。白居易撰的《襄州别驾府君事状》中叙述其母:“夫人颍川陈氏,陈朝宜都之后。祖讳璋,利州刺史。考讳润,坊州鄜城县令,乐天之外祖也。”从血缘上来说,他是许昌的外甥,对于许昌有特殊的感情。在十二岁之前,白居易主要随父母在新郑和长葛间徘徊。


后来,白居易全家为了避叛乱前往江苏徐州,贞元十八年(803),时白居易的三叔任许昌县令,他到许昌探视。停留期间,恰值县衙新厅修缮竣工,应叔父之命,白居易撰写了《许昌县令新厅壁记》。

文章一开始就对许昌县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而具体的描绘,发出感叹。接着,颂扬叔父廉洁奉公、任人唯贤、办事果断,使许昌出现了太平景象。在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叔父修缮了县衙、开辟了新厅壁。白居易还在文章中表述自己的身世和情操,其叔侄的高风亮节跃然纸上。


有部分民间传说,白居易临去世前嘱咐家人,其遗体“明葬香山,暗葬青岗”。青岗于今长葛市石固镇,上建白乐宫,内有白居易墓及祠堂。白居易墓冢高约5米,周长80米。祠堂三间,内有壁画,正中为白居易画像。

《长葛县志》乾隆十二年版有一幅白乐宫示意图,图上建筑群庞大。《改建白乐宫祠像》碑文载:……邑治(今长葛老城)西南三十里有宫,名曰白乐宫,以白乐天先生墓于斯也。

2

生活分享篇:躺平!躺平!躺平!

白居易在许昌的生活是非常闲适自得的。据白居易自己说,他曾创下“一个月不出门”的记录,他作诗《不出门》:

弥月不出门,永日无来宾。

食饱更拂床,睡觉一嚬伸。

轻箑白鸟羽,新簟青箭筠。

方寸方丈室,空然两无尘。

披衣腰不带,散发头不巾。

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遗民。

一日亦自足,况得以终身。

不知天壤内,目我为何人。


白居易这首《宅神修炼手册》实锤了!一个月不出门,没人找?正合他意!吃饱就拂床睡觉,披头散发光脚丫,瘫在北窗下当“原始人”。方丈小屋空荡荡?人家心里敞亮着呢!

3

劝酒特别篇:在河南写诗?主要为了下酒!

白居易喜欢饮用长葛陈孝仙所酿之酒,陈孝仙也曾教他酿酒的方法。

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在《池上篇并序》中说:先是,颍川陈孝仙与酿法酒,味甚佳。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秋思》,颓然自适。

长葛的酒让他无法忘记其甘冽醇香的美味,颍川陈孝仙的秘制特调让他魂牵梦萦——春风撩池水、秋月映莲开时,必瘫在杨树下,左手举杯“吨吨吨”,右手弹琴《秋思》曲,把“微醺氛围感”玩出诗意新高度。


4

疯狂安利篇:景美人更美!

白居易十分欣赏和认可许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对此,他有《读史五首·其二》: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

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

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

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

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白居易感慨司马迁、嵇康受到戮辱,提出:“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巢,巢父,和许由一样,是许昌上古时的高士。

白居易认为,如果司马迁、嵇康如果像黄绮、巢父、许由那样,超然地脱离尘世罗网,少一些心灵的束缚羁绊,世间的路途大多艰难险阻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转站”与心灵皈依:洛阳

打卡路线

洛阳龙门石窟——香山寺——伊河——白园——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履道里)

1

身世纠葛篇:童年回忆杀+退休房诱惑!

16岁时,白居易抵达长安,发奋读书。毓财里(今洛阳瀍河回族区新街北一带)是白氏祖居地,白居易父亲白季庚去世之后,白居易送母亲再次移家洛阳。而白居易为了生活和科举,不断地奔走于洛阳与长安之间。

后来游走在中国南北各地任官,因为工作缘故有时又回到长安和洛阳,直到最后,选择在洛阳安享晚年,其晚年偏爱禅意,经常去龙门石窟游览题诗。于武宗会昌六年(846)逝世于洛阳履道里邸,其遗体遵从本人遗愿,于同年十一月安葬于洛阳龙门东山的香山寺。

有学者考证,白居易在长安、洛阳两京的居住年数长达33年,而白居易一生在洛阳的诗作数量也高达1019首。

2

生活分享篇:斜杠网红乐天上线!

装修博主:

“倾家荡产”买的“养老豪宅”!

白居易在洛阳的1019首诗中,分享自家房屋的就高达30首之多,可见对于他的住所甚是满意。白居易宅邸位于没有尘埃(俗事)的洛阳东南地区、履道里的西角、弯曲的官河(伊水)的北面。

这里是充满水景(泉、池、河、沟)与树木(竹、松、菊)的幽境,可以认为是这位自称“爱水”诗人的最合适的居住环境。买宅邸的资金不够,就把自己仅有的两匹马卖掉。

大和三年(829)白居易58岁时作《池上篇并序》:“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

除此之外,白居易将自己在江南各地搜罗来的好物统统搬进来。58岁的他曾作诗《问江南物》: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

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吹拂其间令人惬意的微风,柔和地射入窗帘的日月之光,池面清澄的细波,都是作为白居易晚年的闲适诗被反复描写的悠闲风景,他沉浸其中,怡然自得,舒适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有代表诗《闲居自题》: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

波闲戏鱼鼈,风静下鸥鹭。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吾庐在其上,偃卧朝复暮。

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

时逢过客爱,问是谁家住。

此是白家翁,闭门终老处。

养生博主:

佛系老干部的睡觉日常!

据学者考证,白居易在诗中涉及睡眠环境的诗加起来有50首,且年纪越大越爱睡。其中作于洛阳的有《晏起》《小院酒醒》《临池闲卧》《安稳眠》《日高卧》《晚起》《睡觉偶吟》《闲卧有所思二首》《闲卧寄刘同州》《晓眠后寄杨户部》《秋雨夜眠》《春眠》《闲眠》等,可以说极爱睡觉了,在此举例一首:

《晓眠后寄杨户部》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在睡眠中白居易的身心得到了完全的安定与充实,毫无中年时期身心的束缚与公务缠身的烦扰,甚至相较于还在长安奔走于名利场的早朝官员有隐隐的自得感。

美食博主:

乐天河南探店vlog!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继续延续吃货本性,有《饱食闲坐》、《残酌晚餐》、《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池上小宴问程秀才》、《桥亭卯饮》等所谓的咏食诗。63岁所作的《饱食闲坐》有“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吃得十分幸福而满足。又见《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

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佐以酺醢味,间之椒薤芳。

老怜口尚美,病喜鼻闻香。

山妻未举案,馋叟已先尝。


“馋叟”白居易的“吃播vlog”香疯了!雪白鲂鱼撒姜桂,红稻饭浇酪浆,椒薤酸辣酱轮番上阵。老头儿边咽口水边凡尔赛:“牙口差但舌头灵,病中闻香更来劲!”夫人菜还没端稳,馋叟魔爪已偷夹三筷子——大唐干饭王,认证!

作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乐天老前辈的河南旅行指南可以总结为:吃饱喝足睡大觉,赏景写诗乐逍遥。下次去河南,记得带上这份“摸鱼”攻略,体验一把诗魔的快乐老家!

你的家乡有哪些诗人足迹和名人轶事?

快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部分内容综合自:搜狐网《1200年前,许昌外甥爱许昌》、腾讯网、《白居易研究:闲适的诗想》[M](埋田重夫,西北大学出版社)、图源视觉中国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