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符号绽放世界舞台——“‘茶和天下 · 雅集’: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海外行”在乌兰巴托启幕

当地时间7月4日,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茶和天下· 雅集’: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海外行”活动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正式启动。这场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化盛宴,通过“茶、香、琴、曲”四大主题展演,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此次活动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2022年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两大非遗项目,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主办方表示,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让海外观众在茶香、琴韵、香料与古曲中,感受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




活动展区






现场演示

活动现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系依次亮相。从唐代煎茶到宋代点茶,茶道师通过“泡茶、分茶、品茶”的完整流程,展示中国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四大名香构成的“嗅觉博物馆”成为焦点。香道表演中,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焚香,让观众在氤氲香气中感受中国香文化“始于嗅觉,归于精神”的独特魅力。展览中古琴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惊艳亮相。非遗传承人抚弄《阳关三叠》《流水》等千古名曲,体现了中国音乐“乐以载道”的深层内涵。一位当地音乐学者感叹:“古琴的音色仿佛穿越时空,让我们听到了东方文明的精神韵律。”






活动体验区

活动现场设置了体验区,海外观众可亲手尝试茶艺冲泡、焚香等,与中国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生活方式与哲学思想的载体。此次活动通过‘体验式传播’,让海外观众从‘看见中国’到‘理解中国’,为文明对话搭建了‘零距离’平台。”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中国驻蒙古国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峙、蒙古国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恩赫巴特等出席活动,美、澳、法、德等国驻蒙古国使节,以及来自当地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爱好者及新闻媒体嘉宾百余人参加活动。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致辞

沈敏娟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以茶为媒、以琴会友、以香聚首,是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为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了新动能,为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赋予了新意涵。


蒙古国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恩赫巴特致辞

恩赫巴特表示,蒙中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文交流有广泛基础,且每年都取得新的进展。希望蒙中通过联合申遗、文化交流等加深相互了解。

活动后续,还举办了多场体验活动。此次非遗海外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次文明对话的探索。当茶香与琴韵跨越国界,中国非遗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着“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



责编:勾晓庆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