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仇恨
(九十一)
文/高旭奇
1.平时不断地收集资料,也是一种自我滋养,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画这套画,就让我把过去学到的东西,重新又去捋了一遍,而没学到的也做了标注和了解。可见,“资料丰厚”是多么重要。
就拿学书法和绘画来说吧,选择性非常重要,在打破原先固有思维的前提下,还要找到自己喜欢的点,是需要大量资料养分和积累的。
2.人一旦有了立场, 就爱按照自己的立场胡说八道。
3.像一颗石头丢进湖里,打破水面的平静。阿敏的视频,会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人家背后想千方百计封杀她。站在审美的高度去评论,大多人是不理解的,说她言辞激烈,其实不如说是言辞犀利一针见血。敢说真语的评论,在当下尤显珍贵!
4.谁能吹上天,谁就是一代宗师。我对设计者们进入当代艺术提出个大大的问号。任何艺术只是学了点皮毛,都属于蜻蜓点水,一知半解。这种吹法只能说明自己浮浅,双方进入自欺欺人的状态。
5.关于文明:现实的世界,如果允许人类自由迁徙,那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6.有一年在荣宝斋和朱新建偶然相遇。朱新建在荣宝斋对面的中国书店办画展,我和朱先生虽从没见过面,偶然相遇也是互相认识的。他说我画得好。我说他是大才,互相留的电话号码。再没有联系了。“新文人画的画家里头,朱先生是最有才的一位。”这是我20多年前说的话。20年多后,再看朱先生的书画,我想说,“他真是一个开悟的人。”
7.以我70岁老人的经验,收藏这行当,你只要收藏一个精典藏品,你就是个大藏家,为其你可以品味一生。前提是,你需要有残月窥孤剑的境界。
8.不是说我的书画很值钱,是因为我很珍惜我自己的创作。我以往的每一幅便纸条,都留下了我的记忆与情绪。
9.把艺术使命、创作、当代和传统全抛开,只求幽静这就够了。
10.每每在饭桌上遇到要画求字儿的人,当时我的表现是,充分体现出我的老奸巨猾,哼…啊…哈…滴…眼光游离顾左右盼,就是不说不给,那是多么多么的老奸巨猾啊!哼…啊…哈…滴…如果有人继续追问,就回一句“好的”,然后微微一笑。再补充一句:“我一般酒后说话不算数。”正是醉里乾坤,朗朗一笑也。
11.在这片土地,认知的高低,取决于你脑子里灌的大粪有多少。如果从小时起,脑子被灌的大粪就不及时清洗的话,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有多高的文凭,无论你读了多少书,认知还是个愚蠢的糊涂蛋。
12.很多人就搞不清楚这个里面的逻辑,什么叫立场?立场是有是非,对错、黑白,善恶,正义,非正义做前提的,谈这个立场。不是没有是非,所以有么这一句话,你站了立场是指你有没有是非感?真正的逻辑在这里。
1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个体表达对正义的推崇,居然都要被嘲讽?卧槽,真是上下五千年吖!
14.主张打仗的是混蛋。主张不打仗並和侵略者一起打压被侵略者更是混蛋。
15.在一片片的争吵声中,我感受到正义在现实面前受到嘲笑。价值观甚至成了裤衩。但凡是有点条理的分析,多是强弱、大棋、利弊,难道更重要的不是道义吗?特别是人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反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都没有了?而且还自以为正确。很可怕。
16.《百年孤独》里有一句特別让人难过的話:
“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緘默。” 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教育背景的不同,立场不同,信息来源不同,导致三观大不同,彼此无视是最好的选择。
17.这片土地上,众生皆蠢也皆苦,这个地方差不多人人身上都有毒素,只是含毒量多少而已(也可能是蠢,蠢即是恶)。
18.有的人不是以价值观来判断是非,而是以某个人来判断是非。在这片土地上,你苟且是正常的,但是别苟且得让人恶心。
19.真正的思想者,会看到某些事件蕴含的危机,而非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偏见。
20.其实政治和我们老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通过时政,知人则明,知己者智。
高旭奇
Gao Xuqi
1957年生于辽宁丹东,祖籍山东蓬莱,自号暂俗堂主人、须耐烦先生;湖南长沙师范美术系副教授、辽宁省博物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精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