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丰富的文化宝库中,佤族织锦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2021年,佤族织锦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此,这份承载着佤族千年文化底蕴的技艺,愈发受到世人瞩目。
走进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帕良村,佤族阿婆端坐于古老的踞织机前,双手翻飞,仿佛在编织着时光的故事。这台由竹木制成的踞织机,堪称世界织机界的“老祖宗”,它见证了佤族织锦技艺代代相传的历史。
佤族织锦的制作过程,是一场充满匠心与诗意的旅程。从棉麻纺线开始,经过精心梳理、纺制,将棉麻纤维变成纤细柔韧的丝线。接着天然植物熬制的染料不仅赋予织锦独特的色彩,更彰显着佤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捻线搓线时,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挑花织布环节,织锦艺人凭借精湛技艺和对图案的深刻理解,将一个个纹样呈现在织物之上。
佤族织锦的纹样丰富多样,十字纹、菱形纹、三角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图案,实则是他们将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一针一线绣进布里,让每一块织锦都成为文化的载体。在色彩搭配上,佤族织锦以黑色和红色为基本色调,黄、绿、白、蓝相间点缀,辅以粉红、粉紫、棕色等辅助色,通过深浅颜色的巧妙变化,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黑红主色调搭配撞色花纹,极具民族特色,随手一拍便是令人惊艳的民族风大片。
曾经,佤族织锦深藏于大山之中,是佤族人民生活与文化的象征。而如今,这些带着大山温度的织锦正走出深山,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佤族织锦的魅力所吸引,纷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他们凭借创新思维和时尚触觉,将佤族织锦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把非遗变成潮品。从精美的服饰、时尚的包包,到个性的家居饰品,佤族织锦元素在时尚圈大放异彩,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沧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视频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