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莫砺锋《陆游十讲》品味放翁的“多面人生”

7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携新书《陆游十讲》在江苏书展与读者见面。“这已经是我在书展的第五场活动了。”开场时,莫砺锋笑着说。谈过千年文脉与万里长江,分享了《诗意人生》,聊过白居易,还在线上直播讲唐诗,这一场,莫砺锋谈的是自己一直崇拜和研究的陆放翁。通过诗句,我们可以一窥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多面人生。


铁马冰河的壮志豪情

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国家危难关头,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的事业呐喊。梁启超曾对陆游有一句很高的评价“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说陆游的十首诗中有九首是写抗金复国主题的,夸他是从古到今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爱国主义精神,之前有人觉得好像说得太多,说得太重复,没有什么新意,但我始终觉得,我们对这个话题就是要大讲特讲,要一直讲下去,因为这确实非常重要。”莫砺锋谈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很多次遭到外族入侵的威胁,其中,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对整个宋王朝、整个汉民族来说都是一次奇耻大辱,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要抵抗,最重要的就是要收复失地,陆游在此时的高声呐喊值得人敬佩。


“我的无锡老乡和前辈、大学者钱钟书先生有一个观点,他说陆游写爱国抗敌的诗有官腔,我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陆游的爱国主题诗歌绝不是官腔,因为当时朝廷掌权的人是主和的,他写抗金的诗其实是冒着风险的,后来在朝廷遭到排斥、被贬官也都与此有关,他代表的其实是爱国军民、受难同胞的心声。”

在莫砺锋看来,能把爱国主题诗歌在思想性、艺术性上提高到如此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终生矢志不渝为之歌颂,陆游是历史上第一人。如《金错刀行》中写“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在诗中希望用建功立业、收复故土的功绩,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留下英名,还谈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坚忍和力量,呼吁所有人一起实现这项伟大的事业。

回到家乡绍兴,成为一个老农,陆游仍然不忘复国初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里写“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中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明自己至死不忘,复国的理想已经融入他的生命中。“陆游的爱国诗歌,尽管我们读过千百次,讲过千百次,还在读,还在讲,他将永远鼓励我们中华民族为了祖国而勇敢地走上战场,保家卫国。”莫砺锋说。

沈园柳老的眷恋遗憾

在慷慨激昂之外,陆游的诗也有婉转低回的另一面。“沈园”是陆游记录自己的爱情悲剧时常出现的一个地名,其中缘由是什么?莫砺锋跟现场读者分享,陆游的第一任妻子姓唐,夫妻俩原本十分恩爱,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妇,陆游与唐氏因此被迫离婚。之后陆游奉父母之命娶了第二任妻子王氏,两人一起平静地生活了五十多年,但“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离婚后,陆游在沈园见过唐氏一面,当时唐氏已嫁作他人妇,过了几年就郁郁而终。75岁时,陆游写下《沈园二首》,“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在唐氏去世四十年后,陆游想起当初沈园那次短暂的相见,依然为之伤心落泪。清末民初的文学家陈衍如此评论这两首绝句:“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沈园二首》的真实性基本无人质疑,但围绕着陆游题写在沈园墙壁上的另一首词《钗头凤》,多年来却有很多误解。“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后人根据词中几处细节,认为这首词不是写给唐氏的,因为与陆游当时的真实生活情况不符。南宋的首都是杭州,而沈园在绍兴,怎么会有“宫墙”呢?莫砺锋解释,南宋时,宋高宗为躲避金兵铁骑,有一两年曾带着整个朝廷住在绍兴,也在那里建了行宫,因此写“宫墙”符合史实。

又有人认为,“红酥手”一词比较轻浮、不庄重,不像是形容妻子的词。莫砺锋反驳这种说法:“其实唐氏是二十多岁的美丽姑娘,有一双肤色红润的手很合理,用‘红酥手’形容有什么不可以呢?甚至有人说‘红酥手’是一道菜,是烧烂的猪蹄,非常荒谬和煞风景。只是为了挖空心思证明这首词不是为唐氏写的,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活动末尾,莫砺锋强调:“读诗除了参考学者的研究之外,也要看广大读者的态度。”他以学者王兆鹏的《唐诗排行榜》《宋词排行榜》两本书为依据,这两本书根据五个参数给唐诗宋词排序,其中参数有:这首诗几次被选入选本、后代研究论文有多少、互联网上讨论数量多少,以及后代追和的诗词数量有多少。“在这个排行榜里,《钗头凤》高居第八。说实在话,这首词的整体艺术水准最多排到五六十位,但读者的拥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陆游的这首词甚至高于晏几道、秦观和周邦彦这三位最擅长写爱情诗的词人作品。排行榜结果有力地表明了广大读者的选择,广大读者愿意相信这首词是陆游写给唐氏的。”


最后,莫砺锋谈到了新书出版的来由和展望:“2005年,中国陆游研究会成立,如今正好20年了,从成立那年开始我就是会长,如今我想用这本小书向陆游诞辰900周年献礼。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喜欢这本书,也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关爱我,发现有不准确的地方就向我提出来,这有利于我的改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斯佳/文 马晶晶/摄

(部分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