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重庆市话剧团精心打造的话剧《天坑问道》巡演来到故事发源地——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通过“剧场—乡村”的双向奔赴,让“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从舞台回归乡土,持续激荡奋进力量。
当天晚上,演出在中共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拉开序幕,演员们用极具张力的表演将故事娓娓道来。《天坑问道》是市话剧院根据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宣部“时代楷模”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修路的事迹进行创作。主要讲述了生活在如铁桶般的天坑村村民,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造福子孙后代,在村党支部书记茅开山的带领下,从用最简陋、最原始的方式开始,用整整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修建长达8公里的出山“天路”的故事。
为了打造这部精品力作,2020年11月以来,市话剧院组织创作人员三次赴下庄村采风,编剧对剧本进行了七次修改,共组织两次专家座谈会对剧本进行研读、打磨。剧目先于2021年6月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试演2场后,经过3年修改打磨,于2024年6月24—28日在重庆大剧院连演五场,场场座无虚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专家和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获得观众、媒体、专家的一致好评。
戏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蔺永钧盛赞“自此之后,中国话剧北有《红旗渠》、南有《天坑问道》。”今年6月26日,该剧在重庆大剧院复演,标志着新一轮展演正式启动。
演员们饱含激情,在舞台上呈现出下庄人在那一段时期的艰苦经历。“下庄人不认输、不服气、勇于去改变命运争取美好生活的精神让我们全剧组人感动,下庄人的斗志也激励着我们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演员刘华说。
“演出的剧情跟我们做的事情一模一样,演出了我们过去的真实。”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看完演出后说道,话剧的每一个章节都勾起修路时的记忆,回想起来都止不住流眼泪,将下庄人精诚团结的干劲展现在大家面前。
据悉,话剧《天坑问道》自7月1日起在巫山县开展巡演活动,已在巫山影剧院演出两场,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感悟奋斗精神。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