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动梦想的节奏!专访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杨朝德

在河南音乐界,提起“打击乐”,总有人会提到杨朝德他不仅是一位活跃于舞台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更是一位深耕教育的乐坛拓荒者。从四川音乐学院到河南大学,从音乐节舞台到青少年课堂,他用鼓槌击打出的不仅是节奏,还有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


从热爱出发:让打击乐“响”在更远的地方

打击乐给了我生命里第一个‘节奏感’的认知,那种震撼和共鸣,至今都记得。”采访一开始,杨朝德谈起自己的音乐之路,语气中带着少年般的真挚。

2004年,他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开始系统学习打击乐。十年后,他再次选择深造,攻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器乐研究。十余年间,他从学生成长为老师,从舞台走向课堂,再回到舞台,用实践诠释了对打击乐的全情投入。


策划者的眼光:一场场音乐节背后的推手

除了演奏和教学,杨朝德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策划人。在过去几年里,他联合主办、策划了多场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活动:从2018年郑州国际打击乐艺术节,到2024年河南省打击乐艺术周,再到2025年首届河南省少儿乐队大赛……每一场活动背后,都是他与团队的心血和坚持。

活动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给年轻人一个真正登上舞台的机会。”他说,“让更多人听见、看见、参与,是我做这些事的动力。”


教育者的责任:把节奏感交给下一代

在音乐教育方面,杨朝德同样成绩斐然。他长期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展演评委,同时也是多家权威机构(如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的社会艺术考级评委。

教育是根本,演出是外化。两者不能分割。”他说。多年来,他培养出一批批活跃在各大音乐节、乐队舞台的优秀青年鼓手——比如“厨子和戏子”秦秀乾、“後遗症”李京芳、“閏”乐队的张咏奕等。

这些“学生”中,有人已成职业乐手,有人自组乐队,有人继续深造。“看到他们站在台上,我比自己上台还激动。”杨朝德说。


舞台上的坚持:融合·创新·连接

杨朝德的演出履历同样亮眼。从2015“迷途音乐节”,到2025年《动感鼓乐·交响派对》打击乐·交响新年音乐会,每一场演出,都是他对艺术形式的一次拓展。

在2021年的“新古典与流行”打击乐音乐会上,他尝试将传统与现代风格融合,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我一直相信,打击乐不是背景音乐,它本身就可以站在舞台中央。”


结语:鼓槌之下,是沉稳的力量

从演奏者、策划者,到教育者、推动者,杨朝德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音乐、执着前行的心。他的故事,是一个青年艺术家与节奏共舞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打击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生动注脚。

我只是个敲鼓的人,但愿能敲出一点声音,让更多人听见。”他说。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