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陶”沙,始见真金!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开幕

红泥素坯,窑火千年不熄;陶韵流芳,匠心四海共聚。

6月13日,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暨2025年“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在重庆市荣昌区开幕。来自荣昌、宜兴、钦州、建水等地的陶艺大师携350余件精品齐聚棠城,通过技艺比拼、展示展销、论坛推介等多种形式,为荣昌陶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共绘中国陶瓷文化的璀璨画卷。


开幕式现场

展陶

350余件精品尽显中国陶瓷魅力

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荣昌陶、宜兴陶、坭兴陶、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自2017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四地陶瓷产区轮流举办“四大名陶展”,旨在推动传统陶艺的传承与创新。本届展会以“千年荣昌,陶醉世界”为主题,除四大名陶外,还吸纳了石湾陶、黑陶、牙舟陶等特色陶种,350余件佳作尽现中国陶瓷的多元魅力。其中,荣昌陶展出作品100件,宜兴陶、坭兴陶、建水陶分别展出作品50件,石湾陶、黑陶、牙舟陶、紫金陶、夏都陶、荣州陶等陶器作品100余件。


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现场

“中国‘四大名陶’展作为重要的展览展示平台,自创办以来,始终肩负着弘扬中华陶文化、推动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开幕式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挺表示,本届展会汇聚了全国各地350多件陶艺精品。这些展品,既有传承古法、意蕴深远的经典之作,也有守正创新、融汇时代审美的匠心作品。希望通过这个展会平台,充分展现各地陶艺的风采及传承与创新发展成果,让更多人感受到“陶”的独特之美。


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现场

据介绍,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荣昌展期间,还将举办四大名陶(4+N)陶瓷技能大赛,四大名陶(4+N)展销活动,荣昌青少年陶艺作品展及景德镇、德化县等大师陶瓷展示,陶坛(酒坛)产业推介会等一系列精彩活动。通过技艺的比拼,文化的交融,让更多人看到中国陶瓷的深厚底蕴和无限可能。

育陶

千年陶都底蕴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荣昌陶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1953年,荣昌陶在新中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上被评为“四大名陶”之一;2011年,荣昌陶制作(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荣昌区获评“中国西部陶瓷之都”称号。荣昌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为本次展览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


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陶瓷技能大赛现场

近年来,荣昌区以“文化引领产业,产业复兴文化”为发展路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人才兴陶十一条”到《加快集聚荣昌国家级非遗人才十条措施》,这些政策为陶艺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荣昌正积极打造西部陶瓷产业高地,建成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陶瓷新材料基地、陶瓷产业创新聚集区。


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陶瓷技能大赛现场

“本次展会宛如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推动名陶产区交流合作、传承创新传统陶瓷技艺以及弘扬特色陶瓷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展会平台,让荣昌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兴陶

构建全产业链续写千年窑火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荣昌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荣昌正一手抓陶文化传承、一手抓瓷产业升级,构建起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浴陶瓷、工业陶瓷的全产业链生态,集聚大师工作室、陶瓷企业180家,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产业集群。荣昌区将以本次展会为契机,通过推动陶瓷文化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成渝地区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陶瓷产业合作签约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本次展会是荣昌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它促进了荣昌陶瓷产业朝着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推动荣昌在全国陶瓷产业格局中脱颖而出。”该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荣昌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还能为中国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引领中国陶瓷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陶坛(酒坛)产业推介会

从汉代古窑到现代陶都,荣昌陶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本次四大名陶展不仅是一场陶瓷艺术的盛会,更是荣昌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大浪“陶”沙,始见真金。未来,荣昌将继续以陶为媒,让千年窑火照亮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之路。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