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京开幕



在全国妇联指导下,由上海市妇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昨天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三楼展厅平台,陈列着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方向师生共同创作的110方篆刻原石,展厅中还悬挂着46方高清放大的印蜕,由原石钤拓而成的20米手卷尤为引人注目。“爱国爱家”“家和万事兴”“天下之本在家”“诚信为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向上向善”“见贤思齐”“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反映家风的印文内容,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作品风格涵盖先秦古玺、秦印、汉印、明清流派和瓦当、镜铭、封泥等多种样式,凝聚着师生们对传统篆刻艺术和古文字的深刻理解与研究。



展览活动现场

“以110方饱含家国情怀的篆刻作品,为国际家庭日献上了一份厚礼,既有古意盎然的雅正之气,又有肆意粗犷的苍茫之风,体现了书法篆刻家的时代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里,让更多人通过篆刻感受汉字之美、家风之重,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生动诠释。

“守护与传播是文化遗产永续传承的双翼。”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刘华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艺术家们和华东师范大学携手,通过展览、学术研讨、公共教育等多种形式,让篆刻艺术走出库房,走进校园、走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上海市妇联积极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路径,打造“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倡导“家帮家 美传美”的家庭文明新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华表示,当传统技艺碰撞时代精神,必将凝聚起千万家庭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善助表示,展览主题鲜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与“篆刻”相结合,奏响了时代文化强音。

依托十余年的办学积淀,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方向不仅重视在校生培养,还时刻关心校友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向社会延伸、助力人才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据了解,书法篆刻方向约8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文化传播或教学相关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本次展览是学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书法篆刻相关专业建设内涵、探索构建“教学-创作-传播”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有益实践。

原标题:《“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京开幕》

栏目编辑:陆梓华 图片来源:华东师大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