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明)作为中国首座以碑刻文物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近日完成展陈升级,新老馆区全面开放。5月16日,记者走进新老馆区,全馆展陈面积扩增至4万平方米,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其中200余件为首次亮相,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碑刻珍品,以及丝路文明、佛教艺术等主题的文物瑰宝,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老馆区:千年碑林焕新颜
老馆区以“一轴两翼”布局,涵盖七大展室及石刻艺术室、石刻艺术馆,通过优化展线、增设互动展项,全面提升观展体验。
第一展室“宝刻儒光——《开成石经》展”系统梳理儒家石经刻立与保护历程,辅以七朝石经遗存,展现中华文脉传承。第二展室聚焦清刻《孟子》系列碑刻,结合隔震技术与多媒体设备,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碑文细节。第三展室陈列汉至元代的代表性碑刻,呈现碑刻形制演变与时代特色。第四至六展室以石刻线画、名家书迹及社会史碑刻为主,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第七展室展出“关中本”《淳化阁帖》,通过灯光改造与互动展项,让观众沉浸式欣赏“二王”等书法大家真迹风采。
石刻艺术室焕新升级,新增17件(组)汉唐陵墓石刻,如东汉走兽、献陵石犀等,辅以现代化展陈手段,再现古代石刻艺术雄浑之美。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主题,通过北周至唐的造像碑与单体佛像,凸显长安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新增北周范令造佛立像、唐十一面观音像等稀世珍品。
北区场馆:创新设计激活文物生命力
北区场馆为地上一层、地下二层清水混凝土建筑,以“大气宏阔”为基调,融合数字技术活化文物,打造多维文化体验空间。
一层“星耀长安”展:精选26方碑刻珍品,分设中国碑文化、王羲之与“颜柳”书法精神等六大专题。颜真卿《马璘残碑》与柳公权《杨承和碑》《严公贶墓志》首度公开展出,其中《马璘残碑》经数年修复终现真容,填补唐代名将马璘研究空白,至此馆藏七方颜真卿碑刻悉数亮相。
负一层“汉字•书法•碑林”展:以600余件(组)文物追溯汉字与书法演变史,金代整拓《集王圣教序》、唐人写经、唐代印刷品等首次面世。金拓《圣教序》墨色沉厚,为1973年维修《石台孝经》时发现,系金代整修碑林所遗,堪称碑帖研究重磅史料。
负二层专题展:“骧腾百世——昭陵六骏”以雕塑巅峰之作“昭陵六骏”为核心,辅以北宋《昭陵六骏碑》等拓本,重现战马传奇。“丝路石语”通过米继芬墓志、苏谅妻马氏墓志等碑志,讲述丝路多元文明交融故事。“贞珉千年——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出于右任书法、藏拓及《正气歌》刻石等200余件文物,致敬其守护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