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赓续文脉”——首届张瑞龄师生书画展在京举办

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指导、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馆主办、张瑞龄艺术基金管委会承办的“薪火相传,赓续文脉”——首届张瑞龄师生书画展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张瑞龄的近300名学生出席开幕式。

与会嘉宾合影

张瑞龄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生前在书法艺术领域建树颇丰,累计创作了数百万字的书法作品。其代表作品包括30余万字的《古文观止》小楷长卷、110米长的中楷《论语》、百米巨卷大楷《金刚经》等名篇,是书法艺术宝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张瑞龄倡导“书法当为时代服务”,创作并出版了《新百科知识三字文》《文明服务用语小楷字帖》等现代题材的书法字帖,推动书法艺术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在书法艺术传承方面,张瑞龄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既是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也是民间书会的良师益友,善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书法技艺。同时,作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张瑞龄艺术基金的永久名誉主席,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书法艺术走向国际,多年来向基金会无偿捐赠了大量精品力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持。

张瑞龄本人照片及书法作品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张瑞龄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同时展出了其11位杰出学生的代表作,以及著名画家苑贺斌、张奎杰的作品。展览旨在以直观生动的视觉语言,向世界呈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内涵,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视觉桥梁。

活动期间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书法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作用和优势展开了深入研讨。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文的世界性、通用性在不断增强,全球“中文热”持续升温。而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化表现形式,能够以直观的审美体验展现汉字的独特魅力。专家们认为,应充分发挥书法的文化载体功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据悉,展览后续将以巡展形式拓展至海外,持续向国际社会呈现中华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文/图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