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墨香里的梨花香

来源:环球网

四月的风,掠过山城阳泉大街小巷,将梨花甜香揉进翻动的书页。无数次的回忆如同时光的锚点,让喧嚣在此刻悬停,暴露出生活褶皱里那些被文字照亮的真相 —— 阅读不仅是自我充盈的过程,更是我那曾经难忘独自回嗅的悠悠梨花香......

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在那个遥远的小院里,在晨光熹微时翻开泛黄的书页,稚嫩的指尖抚过泛黄纸页,油墨与青草的气息漫过小院,读“千树万树梨花开”,便想起幼时的自己在院子和院墙搭着的木板上窜上去跑下来,那时梨花白,蜂飞蝶舞,满院子的春色,春色里,屋子内,我的妈妈和我妈妈的妈妈聊着家常,我以为那样的时光应该是永远都会有的。

午后木椅上,当目光沉入文字,市井嘈杂渐次退潮。我随着《悲惨世界》冉·阿让历经爱恨情仇,饱受苦难与折磨,终悟透平凡生活中亦藏着千万种可能。当孙少平与田晓霞的梦幻情愫成为不能触碰的深深的隐痛,“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这些琐碎的平凡何尝不是另一种传奇?而我妈妈的妈妈,总会在我的沉醉的书海的时候,要喊我一句,“喝点水,别上火”,这句话仿佛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在烟火人间里,成为我人生命中的一束光。

深夜灯下,生存与死亡是永恒的命题,时光如同一把刻刀,将我从混沌的认知雕琢成清晰的生命坐标。而今,那黄土堆中,埋藏着的不仅仅是那慢慢远去梨花、蜂鸣、蝶舞、小屋里的欢声笑语、突如其来的声音,更是隔代亲的善意,更是永远回不去的无限感伤。晦涩的思辨与窗外星光交织,关于存在与价值的诘问,在我脑中激起回响:“碎瓦起清霜,欲寄寒衣暗自伤。细说过往湿襟袖,苍茫。夜里醒时费思量。园荒又空房,寒荃点点与月光。已是初冬伴独夜,悲凉。风过松岗更断肠。”(《南乡子·寒衣》)

合上书卷,墨香渗入山城的夜色,桃河一片灯光璀璨,轻柔的音乐和岸上的欢乐,是尘世间难得烟火气息......

那些读过的文字,早已化作春雨,在心灵的土壤里滋养出理解与慈悲。那些回不去的人和事,不停仿佛提醒着我们: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对生命维度的拓展;每一次深入阅读,都是对过往情感的传递。阅读不再是孤独的修行,而是成为照亮我前行的火炬,精神星空终将愈发璀璨。

我怀念那梨花香.....

(作者刘国栋系山西省阳泉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长)


(文化责编:王涛 )
2025年04月23日 17:0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