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书法如何入门?书法家刘正成:把书法作品作为一个人来看待

刘凌霄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4月22日下午,由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四川老年书画大讲堂”,在四川福宝美术馆开启首讲。书法家刘正成以“中国书法审美”为主题,从视觉、精神及文化三个层面,全面讲述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与深远意义。本次活动吸引到四川老年书法协会上百名会员参与,书法爱好者张先生在听完讲座后表示,“今天的讲座让我打开了书法鉴赏和创作的新思路。”


讲座现场(刘凌霄拍摄)

“书法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懂得了书法,才能懂得中国的文化。”在刘正成看来,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所体现的哲学观念和伦理学规范高度契合,书写的过程就是书法家从哲学的抽象思维,回归到实际的过程。书法作为汉字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与执政者的治国愿望。刘正成认为,这是文字的意义,也是书法美学的本质。


刘正成(主办方供图)

书法欣赏如何入门?刘正成讲到,“欣赏书法,要从认识不同的书体结构开始,知道了结构与演变的历史,才能理解与欣赏书体的审美规范和笔法变化。”刘正成从启功“乃知结字所关,尤甚于用笔也,结字为先,是对初学的人为宜”与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两种观点切入,通过大量的书法作品展示,详细讲解了字体的演进与用笔之变。在谈及基本笔法时,刘正成拿起毛笔,为大家进行现场教学。他说,“没有侧锋,就没有书法艺术的辉煌表现。”

西周的《石鼓文》,南宋的草书扇面,明清的民居挂轴。书法从记录、阅读等实用性功能,逐渐独立成为一种艺术欣赏与视觉冲击。对于书法欣赏的变革,刘正成坦言道,“从阅读式的审美到扫描式的审美,是书法观赏一个很大的变化。现代展厅里的作品告诉我们,视觉已经成为书法审美的第一要素。”以王铎《书赠王屋年兄轴》为例,刘正成进一步阐释道,“过去我们看书法,是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这是从章法上看。到这个作品时,章法变乱,阅读让位为于感官,已经是在看画了。”面对审美方式的变化,刘正成也保持开放的心态,他认为,“我们要看到书法在时代中的变化,适应变化,不能刻舟求剑。”


刘正成(主办方供图)

在讲座中,刘正成还提到,欣赏书法要把书法作品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才能进一步欣赏到笔画之间的品格与尊严。一部作品,想要“既工且贵”,流传千古,除了为观赏者带来感官上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能与书法家的高尚情操联系在一起,给予观赏者精神上的提振。“三大行书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负载了一个人,也负载了一段历史。”刘正成说。


(文化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