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海报部分素材下载于。)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从“谷”和“雨”的字面含义便可感受节气的内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这里的“雨”为去声,是动词,可理解为“降雨”的含义。其他古籍中亦有“雨生百谷”的活法,丰沛的雨水使得农作物加速生长。
在谷雨节气的诸多习俗中,品春茶是谷雨时节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生活型习俗。无论是清人严虞惇《题试茶图》中“谷雨新晴采露芽,清泉活火试瓯华。”还是郑燮《七言诗》中“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均表达了对谷雨饮茶习俗的喜好。
之所以谷雨饮春茶的习俗能够一直流传,除了因为文人雅士喜好品茗时潇洒自如的感觉外,更是因为谷雨茶的品质得到了古代专业人士的认可。明代朱权的《茶谱》中对谷雨前采到的茶赞赏有加,并详细描述了他总结的采茶方法:“于谷雨前,采一枪一旗者制之为末,无得膏为饼。杂以诸香,失其自然之性,夺其真味。”明代许次纾也在《茶疏》中提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前的采摘的茶叶被称为“雨前茶”,与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相比,茶的芽叶更加厚实,香气更加幽长。
谷雨时节的茶叶有着去火提神的功效,适宜在入夏前升温较快时啜饮,《茶谱》中讲道:“大抵味清甘而香,久而回味,能爽神者为上。”但与此同时“虽世固不可无茶,然茶性凉,不疾者不宜多饮。”也意在提示品茶爱好者,春茶属于凉性食物,脾胃寒凉者应避免过度饮用。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营销策划部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