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溪以程派经典《锁麟囊》赋能教师 35中教工京剧社团开讲第一课

即将于5月5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推出京剧程派经典《锁麟囊》的北京京剧院程派第三代传人张梓溪,近日走进北京市第35中学,参与教工京剧社团开班仪式并开讲第一课。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35中教工京剧社团的老师们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更有老师讲述了自己通过电视剧《大宅门》喜欢上京剧武生的经历,并将这种突然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的感受称作“血脉觉醒”。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林建华更是现场展示了自己跟着视频学唱的“春秋亭”,并得到了张梓溪“唱的有骨头有肉,唱出了轻重缓急”的评价。

半小时的授课内容包括了发声和念白,依托《锁麟囊》的经典唱段,近20位老师跟随张梓溪感受着京剧艺术的口传心授。通过张梓溪的演唱,近在咫尺间,程派艺术的独特唱腔和气息运用,让老师们在下课后还直呼一时无法从课堂的氛围中跳出来,依然沉浸其中。


音乐与戏剧教师林建华在自己从事的音乐教学中,以往碰到戏曲单元,总感觉自己的教学没有完全传递出戏曲之美,“而通过这样的京剧学习,我可以先赋能自己,再赋能给学生,带给他们一个更加准确且美好的戏曲体验。”35中党委书记钟淳表示,“教工京剧社团既丰富了老师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让校园更有烟火气,让大家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而老师们的这种内驱力又能够激发到学生身上,形成正向的传递,共谱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交融的图景。”

作为程派传人,张梓溪之前曾经进校园为孩子们教授京剧课,此次是第一次为老师们上课,“此前听说35中在音乐教学上很有特色,其实音乐与京剧有相通的地方。由于老师们教学工作繁重,我们将利用每周一次的中午休息时间,每次40分钟的课程包括20分钟唱念、20分钟身段,希望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相互学习,将程派看家戏《锁麟囊》中的美好故事及旋律和身段,带给老师们。提升对程派艺术、对京剧、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如果还能把眼神练好、把气质提升,或许老师们就会更有共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文化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