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入围者丨陈师豪:绘就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成都是熊猫的家园,也是创意的热土。

作为一次全球熊猫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盛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熊猫创意热潮”。目前,本次大赛已经圆满完成了作品征集和初评等环节,已选出210件入围作品。而五大门类和两个特别奖项,将由专家评委进行最终的线下终评,并在4月22日揭晓。

在此之前,有一项特别奖项,要交给喜爱大熊猫文创的网友们来决定,这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最佳人气作品”奖项评选。在投票期间,我们还将与部分入围者对话,看看他们对熊猫文化创意的独到理解。

今天,我们对话入围“最佳绘画作品”的参赛者——成都东软学院教师陈师豪。

《天府风韵—熊猫画卷》犹如一部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展开画卷,一场从古老天府之地迈向现代繁华都市的演变历程徐徐呈现。画面左起,山峦叠翠、仙气缭绕,古典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青瓦白墙,尽显成都历史的厚重感,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熊猫的身影穿梭其中,仿佛带着千年的故事从山林间走来,它们或是慵懒地趴在古旧屋檐下,或是憨态可掬地嬉戏于园林之间,一步步迈向代表现代的成都城区。

画卷继续推进,画风一转,现代商业区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赛博朋克的工业风别具一格,与传统元素相映成趣,展现出成都在时代浪潮中蓬勃发展的活力。在这里,熊猫化身城市的形象大使,它们或是穿着时尚穿梭在人群中,或是以俏皮的模样出现在现代化的场景里,传递着成都独特的亲和力。

整幅画卷不仅有宏观的城市风貌展现,更有微观的生活百态描绘。街边热气腾腾的面馆、令人垂涎的老妈兔头店、烟火气十足的火锅摊,还有那一碗碗嫩滑的豆花,诸多隐藏在画面中的“小彩蛋”,饱含着成都浓郁的市井气息,让观者仿若置身于成都的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闲适与惬意。画作构图细腻,人物与场景相互交织,一笔一画都倾注着创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情感,精准地传递出成都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风韵。


《天府风韵—熊猫画卷》

《天府风韵—熊猫画卷》是来自成都东软学院的教师陈师豪、苟新洁带着杨梦瑶、刘奕婷、宋莉等3名学生创作的。

95后的陈师豪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对熊猫的热爱自幼扎根于心。回忆起儿时初见熊猫,那黑白相间却又透着别样“辉煌”的萌态,便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深处。这份热爱,成为此次创作《天府风韵—熊猫画卷》的源动力。去年12月得知“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的消息后,大家便决定踏上这场创意之旅,期望通过作品表达对成都的眷恋与敬意。


团队在创作中

在创作时,陈师豪瞄准了当下热门的AI赛道。近年来,AI绘画在全球掀起热潮,加之国漫作品如《哪吒》系列的火爆,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将AI与成都本土文化结合的无限潜力。于是,他和团队借助AI技术,让熊猫以及成都的美食、美景、文化传统等元素串联起来,打造出既符合年轻人审美,又能传承成都文化的全新表达。

“我一直希望用绘画来创作一幅成都的‘清明上河图’,但内容繁杂、工程量巨大,仅凭个人精力难以完成。”陈师豪称,但有了AI后,一切就有了可能。凭借自身设计专业背景,以及对AI绘画的深入研究,他开启了一场与AI的深度“对话”。他使用了不少国内外的AI软件,通过对成都的历史文化以及地标性建筑为AI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其生成初步构图与内容灵感。


团队在采风中拍摄的成都景点

在前期调研阶段,整个团队耗费两个多月时间,从东软所在的青城山出发,一路走到成都市区,离堆公园、杜甫草堂、浣花溪、人民公园、宽窄巷子、天府广场、IFS、东郊记忆……大家穿梭于成都的大街小巷,用相机记录下每一处富有特色的景致,考量如何将这些元素抽象化地融入画作中,精准诠释成都本土文化内涵。


团队在采风中拍摄的成都景点

素材收集完备后,AI开始发挥辅助作用,生成大量参考图。在陈师豪看来,AI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真正赋予作品灵魂的是创作者的匠心。随后,他们又花费3个多月时间,对AI生成的图进行细节调整,最终完成了成都的“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中,熊猫串联古今、传统和现代的灵魂,它们从青城山走向成都、走向世界,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得知作品入围后,大家非常开心。在陈师豪看来,这场大赛意义非凡,它将众人对熊猫文化、成都文化的奇思妙想汇聚一堂,以全新的视觉呈现推向全国乃至全球,让更多人知晓成都这座魅力之都。


团队在采风中拍摄的成都景点

身为95后的成都人,陈师豪对成都和熊猫有着深刻且多元的理解。在他眼中,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科技、闲适与奋进,诸多看似矛盾的元素在此和谐共生。成都既有老茶馆里悠然品茗的惬意,又有科幻之都赛博朋克的炫酷;既有传承千年的川剧唱腔,又有引领潮流的时尚街区。这种独特气质,滋养着每一位成都人,也为文创提供了肥沃土壤。

陈师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接下来他计划运用VR、AR等前沿技术,让《天府风韵—熊猫画卷》突破二维限制,立体呈现,“想象一下,未来只需拿起手机扫描画卷,就能瞬间穿越到画中的成都,与熊猫亲密互动,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通过《天府风韵—熊猫画卷》,陈师豪也看到了熊猫文化的无限潜力,比如借助AIGC这一全球热门技术,赋能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吸引更多年轻人与国际目光。陈师豪还希望在AI辅助下继续挖掘成都尚未充分开发的丰富IP,将熊猫与之深度融合,让外界看到成都更多元和丰富的一面,全方位展现成都本土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广度。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曾琦


(文化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