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安禄山之子带着叛军征讨睢阳。此时守将张巡的麾下,只有区区三千兵力,反观敌军则有十三万人马。在兵力悬殊且粮饷不充裕的情况下,据守不出的张巡竟硬生生地与敌人僵持了几个月。
由于,当时大唐官兵分兵乏术,根本没法给张巡有力的支持。所以,这场战争的结果自然是以睢阳被攻陷告终的。即便如此,张巡的英勇事迹也足以让他在史书中有一席之地了。在兵力相差几十倍的条件下,张巡硬是率领手下将士打赢了大大小小四百次防御战,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不过,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现代史学家对此大书特书呢?
因为在睢阳战役期间,发生了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人间惨剧。随着叛军进攻的频率越来越高,睢阳守军有些撑不住了。最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最后一批粮食已经被吃光了,老百姓都已啃起了草根树皮。张巡就算再擅长带兵打仗,他也没法变出军粮。
绝境之中,张巡做了一件震惊古今中外的事——把自己的小老婆剁了,分给手下的兄弟们填饱肚子。一个小妾,尚不足以让城里的守军补充能量。于是乎,张巡又命人杀掉了全城老弱妇孺,将他们全部充作军粮。可以说与黄巢的吃人史相比,张巡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发指。
因为,他率领全城军民英勇奋战的事迹已将他推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他却用这种违背人伦的惨剧抹杀了后人对他的所有颂扬。时至今日,这起事件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但史学界围绕着张巡展开的争论并未停止。
有人说,张巡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如果他不这么做,满城军民都得死在叛军的屠刀下。所以,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为了大义而舍弃小义。也有人说,在传统儒学思想中,“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妄杀一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义,何况是三万个弱势群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