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生活在农村的70,80,90后的人都玩过,躲在土里的这种小动物地牯牛,小时候我们叫它倒着走的蚁狮,因为它们走路是倒着走的,它虽然很小但是很有意思,在山上泥土比较松的地方或沙土里有一个一个的小旋窝就是地牯牛的陷阱,一些蚂蚁或小虫子掉进陷阱里去怎么爬也爬不上来,可见地牯牛多聪明。地牯牛布置陷阱可不是为了玩的,而是为了捕捉猎物成为自己的食物。

那么地牯牛是怎样进食的呢?小时候我们只知道玩,不知道它怎样进食的,出于好奇去网上科普一下,才知道地牯牛是靠吸食猎物的体液来生存。吸食完后它会把干瘪的尸体抛出穴外。

地牯牛,农村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又叫倒着走的蚁狮。

学名:蚁狮(蚁蛉科动物的幼虫)。

俗名:地牯牛、蛋拖、沙猴、沙牛、老倒。

外形:头部方形,有镰刀状大腭;前胸形成一可动的颈;腹部卵形(不会排泄),沙灰色,有鬃毛

习性:平时腹部先行(倒着走),喜欢挖坑作为陷阱,捕食误入坑内的蚂蚁等昆虫。蜕皮排泄后成虫,变为蚁蛉。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小时候我们去山上放牛的时,看见地牯牛的漩涡,经常把它们掏出来玩,而且它们非常的敏感,受到溂激还会喜欢伪装,一动不动的,挖出来几只后把它们放在平地上,看着它倒着走,非常的开心。有时候抓到一只,用头发拴住它,放到其它漩涡中,然后把漩涡中另一只抅出来,非常的好玩。

屋檐下有沙子时也会有地牯牛,我们小时候经常掏着玩儿,一边拿小棍子画圈圈掏一边念:“地牯牛,快出来,你们妈妈喊你快出来!”乐此不疲!想想那个年代没有玩具玩,更没人有手机玩,农村的孩子都是自娱自乐的还挺有趣的。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你可别小看它,现在小小的一只就要卖5到10元,据说现在炒干的地牯牛能卖到10000多元一斤。因为它比较小,又非常难搞到一斤,要弄到一斤干的地牯牛至少要几个月才行,所以很少有人去捉它卖钱。小时候只知道地牯牛好玩,真不知道它还这么值钱。

地牯牛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据资料记载,地牯牛的药用价值极高,价格也非常的昂贵。农村懂它的老人看到这种地牯牛像到捡到宝似的,抓回来洗干净用沸水烫一遍,在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磨成粉备用。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地牯牛,70后捉来当玩具,如今被誉为土坑里的软黄金,你家乡有吗

地牯牛号称结石的克星,是一种名贵的药材,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现在地牯牛已非常少见了。

朋友们,您的家乡还有地牯牛吗?您还知道地牯牛的更多价值吗?您那里叫它做什么呢?它还有哪些药用价值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来探讨。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种小动物,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