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市场的、有说渠道的、有说行业的、有说文化的,都对,但好像又都没说明白;
能够认可文创产品价值的消费人群始终是一小部分人群,媒体天天鼓吹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但真正强大的消费群不是一线城市的新中产们,其实是二三四线城市人群,他们的认知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产品的定位;今年过年回老家和高中同学聚会,他们拿是小米、玩的是快手、看新闻用今日头条、进影院看《唐人街探案》,你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的文化审美,大家手里有钱吗?有,但你让我买一个没文化价格高且没什么卵用的文创产品?sorry,我宁愿给大胸妹子冲游艇看人家跳舞!
所以,古今中外都一样,大众消费群永远会去追热点、看明星、扯八卦,就像是《十三邀》永远干不过《奇葩说》,说到底是消费认知水平问题,立足创意文化的产品所面对的人群就是那一小撮。
国内文创市场核心参与者,文创经营者和设计师们,短期内也没能力生产出匹配需求产品,经营者们天天想的是多弄项目、多搞补贴,怎么来钱快怎么干,设计师在商业上的无力导致离决策太远。
我一直觉得,文创产品这件事,最后只能靠设计师解决,任何带有强烈的变现目的的经营人员最后都会把项目带跑偏,但眼下的问题是,懂市场、懂产品能拿决策的合格设计师太少了,大多数设计师不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特把产品做小众,就是受老板和运营的压迫搞一些低劣不堪的玩意糊弄观众。你会发现,在文创这个市场里的产品几乎是清一色的鼠标垫、t恤衫、帆布包和丝巾、东拼西凑的图案毫无吸引力,因为核心参与者从来没考虑过消费需求,不认真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哪来的成交,指望大家买几件印花t恤有点太糊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