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三个新的趋势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于文化资源的浅层次、低水平、单方面的开发利用,而在新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内在地要求着与文化产业相互交融,混融化将成为文化产业模式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只是体现在诸如鞋服衣帽等消费品的创意设计上,更表现在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商贸服务、旅游体育、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立体性混融。当然,也包括了文化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融合,这也意味着消费中的文化、创意、设计、传媒、艺术等多种体验价值将全面呈现。
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和要素整合与聚集效应更加突出,集聚化将成为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的一大趋势。一方面推动着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小镇、文化产业街区的关联互动,逐渐走去圈地性的空间聚集,真正实现内在的协同;另一方面是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扩张,将越来越多的中小文化企业兼并收购,文化产业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形成诸如迪士尼等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企业。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再造, 国际化和特色化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并行推进的两大趋势。一个是向中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艺术商贸往来,既对传统丝路文化用品的交易提升。
比如传统工艺品的,更是当代文化影视内容的推广;二是对日韩、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反向输出,促进我国流行文化内容传播。当然,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文化产业上也就要增强其特色,力求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包括传统的和区域的两个维度。不过,所谓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应是立足于追求更多受众基础上的普遍价值再演绎,不应是特立独行的创意和难以捉摸的文化,这也就要处理好多元个性和普遍统一的关系,“求同存异”在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