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他汀,最该补充哪些营养素?医生:主要是这4种,提前了解

夜晚九点,李阿姨坐在客厅的软沙发上,桌上摆着一瓶快吃完的他汀药片。

服用他汀三年多来,她一直担心的不是哪天胆固醇降不下去,而是每到小区体检时,几位邻居悄悄议论,“吃他汀是不是伤肝伤肌肉,会不会让身体缺些营养?”

这困扰也许藏在不少中老年人心里。有人甚至出主意:“多喝牛奶能补回来嘛!”可医生张军却摇头,“光靠补钙远远不够。”

到底,长期吃他汀的人,身体最需要补哪些营养素?如果弄错了方向,或许真会让健康悄悄“失分”。

今天就带大家搞明白,关于他汀和营养补充的那些门道。认真看完,能帮你安心吃药、科学养身,尤其是第3种营养易被忽视,很多人不知道,真要提前补上。

他汀类药物是国内外二级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黄金标准”。但不少数据提示,长期服用他汀可能带来某些营养素流失和副反应:如肌肉酸痛、肝酶升高,甚至偶有记忆力波动。

如果不及时调整饮食或补充关键营养素,健康风险可能悄然放大。首先,他汀药物主要作用于肝脏的胆固醇合成通路,而该通路也关乎多个关键维生素与辅酶的体内水平。

2022年哈佛医学院一项囊括5800名慢性服用他汀患者的研究显示,高达36.2%的人体内辅酶Q10低于正常水平。

此外,中华预防医学会关于他汀应用的多中心观察,亦发现13.8%他汀长期使用者存在维生素D轻中度缺乏。

除了“名声在外”的辅酶Q10和维生素D,科学家们注意到,B族维生素以及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样与他汀服药人群息息相关:

辅酶Q10:因他汀可抑制其生物合成途径。其重要性好比身体“发电机油”,波士顿大学研究显示,合理补充可将肌肉相关副作用发生率降至16.2%。

维生素D:维持肌肉骨骼和免疫健康。临床资料显示,补充后用户肝酶轻中度升高发生率降低约9.4%,对骨骼钙化调控至关重要。

B族维生素:新陈代谢和神经保护剂。哈尔滨医科大学数据提示,长期他汀组中,高半胱氨酸水平较未补充B族组高出约22%,易增加血管损伤风险。

Omega-3脂肪酸:辅助降脂、抗炎,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证明,合用可进一步降低三酯约18.1%,增强心血管保护。

许多患者担心,单纯靠日常饮食能补足吗?

长期他汀服药人群,饮食难以满足全部需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防止因轻忽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服用他汀,身体可能出现的一些典型变化,尤为值得警惕。数据显示,包括肌肉酸痛、易疲劳、肝酶升高、新陈代谢迟缓、记忆力模糊,均与上述营养素密切相关。

最常听见的抱怨,肌肉不适和酸痛,往往归因于辅酶Q10水平下降。国际多中心调查提出,按建议补充辅酶Q10,改善率高达68.2%,能显著缓解症状。

免疫力下降和骨质疏松,与维生素D长时间轻度缺乏挂钩。北京协和医院一项960人队列随访发现,D3水平持续低于正常者,骨折发生率高出约13%。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差,除本身老龄化因素外,与B族维生素缺失、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相关。补充B6、B12可有效缓解,6个月后半胱氨酸下降10.5%。

血脂改善乏力,部分与Omega-3摄入不足有关。哈佛研究采集数据表明,联用组心梗风险相对降低7.8%。

如何科学地把握营养补充度,不走极端也不盲目听信小区“偏方”?

市面各类营养补充剂杂而不精,最应优先关注,还是这4种:

辅酶Q10:每日剂量以30-100mg为宜。油脂类食物伴食吸收更佳。可选芥花油拌蔬、坚果类零食佐餐。

维生素D:常用D3制剂800-1200IU/天,日晒10-20分钟,有助合成。冬季和高纬度地区建议饮食+补剂双管齐下。

B族维生素:安全剂量按日需量补充。多见于瘦肉、鱼、蛋、谷物。老年人可选复合B族制剂,注意肝肾代谢异常者需定期监测。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参考资料:

王晶等.《他汀类药物与维生素D缺乏风险分析》.中华心血管杂志,2022

吴艳丽等.《B族维生素对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0

许嘉敏等.《心血管病患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19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