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体质”有何特征?医生:60岁以后,饭后养成3个习惯或有望长寿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老张年轻的时候,那可真是个工作狂,饮食不规律,还经常熬夜

那时候他觉得,年轻就是资本,身体扛得住,可现在退休了,本想着好好享受生活,却发现身体各处都开始“报警”了

老张常常感到饭后胃胀、血糖也是忽高忽低的,晚上还失眠,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这让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天,老张在公园里溜达,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老李,老李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跟老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老张忍不住好奇地问:“老李,你这身子怎么这么硬朗?有啥秘诀吗?”

老李神秘一笑,说:“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饭后有3个小习惯,我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了。”

老张心中一动,心想:“究竟是哪些习惯竟然这么神奇?我可得好好向老李请教一番,看看这身子骨还能不能‘回春’。”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保持健康长寿成为中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其实,长寿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息息相关。

那么,究竟哪些饭后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长寿呢?

01

“长寿体质”的秘密揭晓!

长寿体质并不单纯地就是指不生病,而是身体具备一种特别的自我保护机制

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具有稳定的生理指标,比如血糖、血压等。

一项针对日本百岁老人的研究显示,他们共同的特点包括慢食和饭后保持一段活动时间,这样的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糖和血压的稳定。

这种“稳态”,简而言之,就是指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波动较小,能够在各种日常活动中保持相对平衡

这种平衡状态反映了身体的内在节奏和调节能力,是后天生活方式的直接反馈。

长期维持这样的稳态,可以有效延长生命,并且减少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

02

60岁以后,饭后养成3个习惯,或有望长寿!

1、饭后散步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饭后进行适度散步,对身体有着诸多益处,不仅能够帮助降低饭后血糖的峰值,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饭后简短的散步可以加快胃肠的消化速度,促进食物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并且通过轻度的肌肉活动,直接帮助血液中的糖分被更有效地利用,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例如,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每天饭后只进行5到10分钟的散步,也能显著减少血糖的波动

这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代谢通常会变得更慢,饭后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调节这一过程,避免高血糖对血管造成的损害

2、饭后泡脚

泡脚是许多文化中一直以来的健康习惯,尤其在老年人中,这一习惯被视为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方式。

饭后泡脚不仅仅是一种放松方式,它的健康益处非常多,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胃肠胀气,以及稳定神经系统的活动

科学研究也支持泡脚的多种健康效益,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饭后坚持泡脚20分钟的人,睡眠质量提升了15%,血压波动减少了20%,膝盖疼痛也有所减轻

这是因为泡脚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尤其在大量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之后,泡脚帮助改善下肢的血流,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整体上提高生活质量。

泡脚的正确方法也很重要,水温应该控制在大约40℃,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皮肤过度暴露于高温中而带来的不适。

3、饭后坐姿

正确的坐姿对于饭后健康同样至关重要,研究显示,饭后坐姿不当,比如躺卧或过度弯曲,会增加胃部压力,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症状,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饭后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防止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科学实验也发现,饭后保持坐直的姿势,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效率,加速饭后血糖的下降,这对于预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饭后坐直一段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消化和吸收食物,同时也防止了胃部的位置下沉,减少了胃下垂的风险

长寿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找到身体的“稳态节奏”,就能为健康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饭后的小习惯开始,为自己的健康加油。

来源:CQTV安全与法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来源:蓬莱融媒体中心】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