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姨妈又给我打电话,说她最近喉咙老是干,走几步就觉得累。我问她最近吃什么,她说每天早上还是泡方便面,午饭馒头就咸菜,晚上有时连饭都懒得做。

我没说什么,脑子里却一下想起了一个词:自找的虚弱。很多人年纪一大,身体出点毛病,就立刻往医院跑,吃药打针样样不落,其实身体自己是有自愈力的。我跟她说,你这不是病,是免疫力掉光了。
她还不信,我只说一句话:你想想,小时候咱们挨饿的时候,怎么也没这么容易感冒?不光是她,我接触过太多像她这样的中老年人,觉得自己老了,免疫力就自然没了。可我想说的是:免疫力是养出来的,不是年纪大了就必须退化的东西。
我做健康顾问二十年,见过太多靠调养把自己从一堆药里“拉”出来的老人。那种改变不是靠医院,是靠他们自己嘴里吃进去的东西。免疫力喜欢什么?不是保健品,不是补药,而是最普通的食物。

比如鸡蛋。我小孙子小时候抵抗力差,我女儿非要给他买什么进口奶粉。我跟她说,鸡蛋煮熟了吃,比那玩意儿实在。鸡蛋是天然的免疫小工厂,蛋白质是修复身体最基础的材料。你每天吃两个,身体慢慢就有劲儿了。
我家老头子以前一换季就咳嗽,我不让他吃太多药,就给他炖百合南瓜粥。百合润肺,南瓜补脾,一碗下来,咳嗽竟然缓了。他也不信,我说,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你脾胃调好了,痰自然不生,咳也就不咳了。
再说个例子,我一个邻居张大姐,天天喊自己风湿疼,手脚冰凉。我问她吃不吃菌菇类,她说从来不吃。我当场就给她一袋干香菇,说“泡泡水煮汤喝吧,暖胃又养血”。她坚持了两个礼拜,跟我说手指头居然不麻了。我心里清楚,香菇里那点多糖,就是免疫系统的好营养。

我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这不是口号,是经验。很多人一感冒就吃感冒药,肚子不舒服就吃消炎药,一用药,身体的自愈力反而被压了下去。真正能修复身体的,是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饭菜。
说到这儿,我想起我母亲以前常做的红枣花生汤。我小时候老是脸色黄,她就煮一碗给我喝。后来我查了查,发现红枣补气,花生养血,两样搭一起,是养免疫力的好搭配。吃了三天,我脸上的黄气就退了,那时候哪有什么维生素片,全靠这些家常食材。
再说绿叶菜。很多老人觉得菜没味儿,就不爱吃。我有个客户,八十多岁,天天炒油麦菜、焯小白菜,身体硬朗得很。绿叶菜里那点叶绿素和微量元素,是免疫力最省钱的“修理工”。我跟他说,你这比吃保健品强多了。他笑着说:“我也不傻。”

你可能觉得这些太家常,没什么神秘感。可真正让人身体强壮的,从来就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保健名词。是你每天端上桌的饭,哪怕是最普通的一碗粥、一盘菜、一块豆腐。说到豆腐,我特别想说一句,豆制品是免疫系统的“低调英雄”。
它不油、不腻,蛋白质量高,老人吃了不胀气。以前我岳母肠胃不好,吃啥都泻,我让她换成豆腐汤,居然一周后就不拉肚子了。她说“这豆腐真是个宝”,我点头,因为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你豆腐吃好了,脾胃就不虚,免疫力也稳当。
还有一个食物,是好多老人忽略的:山药。我以前也没太注意,直到有一次我自己肠胃出了问题,吃啥都胃胀。我试着每天吃半根蒸山药,一个月后,居然连走路都轻快了。那时候我才明白,山药是中西医都认可的健脾食材,就连西医的营养师也说它“低脂、高纤维、益肠胃”。

我常说,身体不是靠药养出来的,是靠每天的饭一点点建起来的。你今天吃下去的东西,就是明天的身体。你吃的食物对了,免疫系统才有“砖头”去修补你身上的“漏洞”。
我有一个老客户,退休教师,每天早上都会喝一碗紫薯粥。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顺便补点铁”。我看她气色红润,声音洪亮,一点不像七十多的人。紫薯里的花青素,是天然的免疫力“保护伞”,还能抗氧化,她吃了五年,身体没出过大毛病。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还是会问,那到底哪六种食物是免疫力最爱?我给你捋一捋:鸡蛋、香菇、红枣、绿叶菜、豆腐、山药。这六样,不贵,不难找,平常超市都有。只要你愿意吃,愿意坚持,它们就是最好的医生。

人到中年,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皮实了。但你越觉得自己虚,就越不能靠药撑着。靠的是嘴,靠的是每天的坚持,靠的是你愿不愿意为自己做顿饭。有时候不是身体不想好,是你不给它机会。
我女儿以前总笑我,说我每天研究这些吃的像个老太太。我说,你看我现在头发少白,走路带风,这些年没怎么生病,就是嘴上没糊弄。她后来也开始照着我说的方法做饭,说“妈,你那套真比药靠谱”。

我不是神医,也不会什么玄妙的理论,我只是见得多了,吃过的苦也多。人这一生,最实在的保障,不是医保卡,是你会不会吃饭。你吃得对,身体不找麻烦;你吃得糊弄,毛病就一个接一个。
有一次我跟一个老朋友聊天,他说:“你说这些都对,就是年轻时候不懂。”我拍拍他肩膀说:“懂得早,病就来得晚。”
如果你看完这些,还觉得这些话是“老掉牙”,那我只能说,你还没真正体会过身体垮掉的滋味。当你哪天连饭都吃不下,才会明白,原来普通的饭能救命。

别等身体报警了才想起养生,那时候,什么食物都嫌晚了。
1. 《中医食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3. 国家营养健康研究所发布资料
4. 《实用中老年营养手册》
5.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临床饮食建议汇编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