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久难消?医生提醒:可能忽略了这两种关键微量元素!

退休教师李阿姨今年62岁,体检时再次查出了中度脂肪肝。“我吃肉不多,也经常散步,这脂肪肝怎么就是不好转呢?”她向医生抱怨道。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后发现,李阿姨为了控制血脂,几乎不吃动物内脏和海鲜,主食也吃得精细。医生建议她除了常规的控油减糖,不妨也关注一下“硒”和“镁”这两种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李阿姨感到很困惑:脂肪肝不是营养过剩吗,怎么还和“缺乏”有关?

如果您也和李阿姨有同样的困惑,那么今天这篇科普就值得您仔细阅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脂肪肝的发生并非简单的“油水太多”,而是肝脏代谢功能紊乱的结果。而某些关键微量元素的缺乏,很可能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 守护肝脏的“抗氧化卫士”——硒

硒是人体内一种强大的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您可以把它想象成肝脏细胞里的“巡逻队”,专门负责清除体内代谢产生的“垃圾”和“锈蚀”——也就是自由基和过氧化物。

当身体缺硒时,这支“巡逻队”就人手不足,肝脏细胞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加剧肝脏的炎症反应,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得脂肪更容易在肝脏内沉积,从而加重脂肪肝的病情。有多项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血清硒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

二、 能量代谢的“关键钥匙”——镁

镁参与人体内超过300种酶促反应,是能量代谢、胰岛素功能调节不可或缺的矿物质。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的大门,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血糖,而不是将其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

当人体缺乏镁时,胰岛素的功能可能会变得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而高胰岛素水平恰恰会促进肝脏合成脂肪,并抑制脂肪的分解,为脂肪肝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有研究指出,膳食中镁的摄入量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如何自然补充? 绿叶蔬菜(如菠菜)、坚果(如杏仁、腰果)、豆类、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中都富含镁。

科学看待,理性补充

对于50岁以上的朋友来说,由于肠胃吸收功能可能减弱,加上饮食可能过于单一(比如刻意不吃某些食物),更容易面临微量元素缺乏的风险。如果您也有脂肪肝的困扰,在遵循医生指导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餐桌是否足够多样,是否包含了上述富含硒和镁的食物。

当然,如果饮食确实无法满足需求,在咨询医生后,选择一些成分明确、剂量安全的人体微量元素补充剂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关键在于建立“缺什么,补什么”的科学观念,而不是盲目跟风。

校对 庄武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