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被体重问题困扰,想通过调整饮食减肥,粥因为清淡、好消化,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粥到底能不能帮着管理体重?其实不同粥的营养和代谢作用不一样,选对种类、搭配合理,才能真正助力体重管理。
燕麦里有一种叫β-葡聚糖的成分,能像网一样把淀粉裹起来,让身体消化吸收变慢——2022年针对120人的试验显示,吃50克原粒燕麦的人,餐后血糖波动比吃精制米面(比如白米饭、白馒头)的人小了三分之一还多。这种“慢消化”效果还能让肠道菌群发酵出短链脂肪酸,给大脑发“吃饱了”的信号,帮你减少加餐的欲望。
想让燕麦粥效果更好,别磨得太碎,保留稍微粗点的颗粒(留住更多细胞壁),煮的时候别丢胚芽——这样γ-氨基丁酸会多23%。加些蓝莓、草莓这类含花青素的水果,还能帮着抗氧化。
红豆是“高钾低钠”食物(每100克红豆含860毫克钾,钠很少),钾能帮身体排多余的钠和水。2021年动物实验发现,红豆提取物能让身体排钠的量增加快一倍;针对水肿型肥胖的人观察,每天吃50克红豆,8周后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能少1.2升左右。红豆里的皂苷还能让微循环更通畅,减少水分堆积。
煮红豆粥时加些薏苡仁(红豆:薏苡仁=2:1),排水分的效果会更好;加一点海带芽(补碘),能避免排钠多了导致的碘流失。
玉米里的植物固醇能和胆固醇“抢位置”,让身体少吸收胆固醇——2023年针对80人的双盲试验显示,连续4周每天喝300克玉米粥,粪便里排出去的甘油三酯多了四成。另外,玉米里的叶黄素酯能保护眼睛,避免因为吃低脂饮食导致眼睛黄斑区色素减少,预防视力问题。
煮玉米粥别剥光玉米皮,连点皮一起煮,膳食纤维能从原来的2克左右涨到4.3克/100克;加点点黑胡椒(里面的胡椒碱),能让植物固醇的吸收效果翻两倍多。
按“核心碳水+营养强化+代谢调节”组合,既吃饱又营养:
举个例子:50克生燕麦煮的粥+2个水煮蛋+150克蒸南瓜+2克肉桂粉,总热量约320大卡,含22克蛋白质、8克膳食纤维,还能满足一天45%的维生素B1,既顶饿又营养均衡。
粥本身不是“减肥魔法”,但选对燕麦、红豆、玉米这类粥,避开误区、合理搭配,就能成为体重管理的好帮手。记住,减肥是长期事,粥只是饮食的一部分,结合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才能慢慢瘦下来,还不容易反弹。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