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脂肪酸组成,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被认为是“优质脂肪”,对健康更有益。研究证实,合理调整脂肪摄入结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2023年的临床研究显示,当优质脂肪占总脂肪的60%以上时,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明显降低。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优质脂肪,且各有营养特点:
根据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优质脂肪需占总脂肪的60%以上。具体怎么吃?
另外要注意:亚麻籽需研磨后吃才能更好吸收有效成分;黑巧克力选可可含量≥70%的,每天不超过30克。
误区1:全脂乳制品完全有害
其实全脂乳制品中的共轭亚油酸(CLA)可能有助于调节代谢。建议选无糖全脂酸奶,每天喝200毫升左右。
误区2:所有植物油都能高温烹饪
不同植物油的“烟点”(开始冒烟的温度)不一样:橄榄油烟点210℃,适合凉拌、清炒;牛油果油烟点270℃,煎、炒、烤都能用;高温煎炸建议选高油酸葵花籽油。
误区3:优质脂肪可以随便吃
脂肪的能量密度很高(每克9千卡),即使是优质脂肪,吃多了也会导致热量超标。要结合整体饮食控制总量,保持能量平衡。
孕妇:选汞含量低的小型深海鱼(如沙丁鱼、凤尾鱼),孕期每天补充30-60mg DHA,有助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健身人群:运动后30分钟内可以吃点坚果加酸奶,能延长能量供应时间,但要注意控制总热量,保持训练与营养的平衡。
代谢异常人群: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需定期监测血脂四项,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日常可以试试这些健康组合:
另外,优质脂肪和彩椒、猕猴桃这类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能提高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的吸收效率。遵循“彩虹饮食”原则,吃多种颜色的食物,营养能更好互补。
总的来说,优质脂肪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键要“选对、吃对、搭配对”——选对来源(深海鱼、橄榄油、坚果等)、控制摄入量(不超标)、结合自身情况调整(比如孕妇选低汞鱼、健身人群运动后补充)。合理利用优质脂肪,才能更好地维护心血管、代谢等多方面的健康。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