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吕医生,你天天说糖尿病人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难道要我们饿死吗?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严格来说,糖尿病人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不能吃的。
葡萄糖升糖够快了吧,糖尿病人做糖耐量试验还要口服75克葡萄糖呢!低血糖发作的时候也要喝糖水。
只不过,食物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对血糖影响大 ,有些对血糖影响小。了解这些特性,才能合理搭配,既保证营养,又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今天继续跟大家唠一唠糖尿病人吃饭的事儿。
跟高血压、冠心病这些慢性病相比,糖尿病最大的不同,就是血糖受饮食影响很大。所以糖尿病人对饮食的要求格外高。
不夸张地说,糖尿病人吃对饭,就相当于在“治病”。
遗憾的是,很多糖尿病人并不了解怎么科学、合理地搭配、加工食物,很多人都“吃错了”。
主食、肉类、蔬菜、零食分别该怎么吃?下面咱们来聊一聊:
一、主食
主食对血糖的影响最大,想要吃得好又不升高血糖,大家记住下面几个原则:
1、主食吃多少量
主食既不能吃太多,又不能吃太少。
按照《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的建议,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以45%~60%为宜。
换算成主食的量,大概相当于每天 5~6 两(生重),每顿饭平均2两。
2、粗粮怎么吃
粗粮是很好的主食选择,它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更强,单独吃或者与大米白面搭配着吃,可以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但是不能加工的过细,比如磨成粉,或者打成糊,这样就适得其反。
尽量选择完整的颗粒,比如玉米粒、燕麦米、黑米等等。
3、主食怎么吃
不要只吃主食。
比如来两个大馒头,就着几根咸菜下饭,甚至再来一碗粥!这种基本只有主食的吃法是糖尿病人的大忌!
记住,每顿饭都要有足够的肉和菜。一口饭、一口菜、慢慢吃。
二、肉类
1、量少而精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建议: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宜占总能量的 15%~20%。
这个推荐量大概相当于每天2两瘦肉。
最好是瘦肉、鸡鸭鱼肉等不同种类搭配着吃。
如果是素食主义者,可以选择大豆及豆制品。
但是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很多合并肾功能不全,要限制蛋白,根据肾功能情况减少摄入量。
三、蔬菜
1、 区分种类
蔬菜是一个大类,不同种类的蔬菜含糖量差异很大,有些根茎类蔬菜含糖量甚至相当于主食。
糖尿病人群首选含糖量低的蔬菜,例如:白菜、卷心菜、芹菜、菠菜、韭菜、苦瓜、黄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莴苣、茄子、菜花、绿豆芽、鲜蘑菇、芦笋等。
这些蔬菜颜色都是绿色,生长在地面以上,含糖量低,可以大量吃。
对于含糖量的中等的蔬菜,例如:白萝卜、柿子椒、南瓜、胡萝卜、洋葱、蒜苔、蒜苗、扁豆等。
这些蔬菜食用的时候要注意量,不能过多。
对于含糖量高的蔬菜,例如: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百合、红薯等。
这些蔬菜多是根茎类,生长在地下,含糖量高,要当半个主食来看。吃的多时,必须相应减少主食的量。
2、加工清淡
中国人吃菜喜欢大火爆炒,往往会用到较多的油和盐。这种加工方式会使脂肪和盐分的摄入超标。
最好采用凉拌、水煮、蒸制等清淡的加工方式,控制盐和油的量。
有些调味品含盐量高,也要注意用量,比如味精、酱油、蚝油等。
四、零食
1、选择品种
推荐牛奶、原味坚果、新鲜水果等健康零食,不要选择蜜饯、糕点、膨化食品等高糖、高油、高盐的加工零食。
水果虽然含糖,但由于细胞壁会延缓糖分的消化吸收,所以很多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血糖稳定的前期下,可以适量享用。
但是要吃完整的水果,一旦榨成汁,细胞壁被破坏,升糖指数就会大大升高。
注意,市面上的无糖食品,并非“真”无糖。很多属于淀粉类食物,比如无糖饼干。其中的淀粉也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不建议选择。
2、两餐之间吃
吃零食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如果吃的量较多,或者吃的是热量较高的零食,要相应地减少正餐的主食量。
得了糖尿病,从来不代表与美食绝缘,只不过需要我们更科学地去选择食物、加工食物、享用食物。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