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刚裹着点凉意,早上出门得添件薄外套,可中午太阳一晒又有点燥,人这肠胃也跟着闹小脾气——吃凉的怕胃寒,吃油的又嫌腻,连免疫力都好像跟着降了点,稍微吹点风就打喷嚏。其实啊,初秋不用急着大补,换几道温温的、润润的家常菜,刚好能接住夏天的清淡,又给秋天的身子垫点底。
先说最适合早上的南瓜粥。南瓜切小块,跟大米一起熬成粥,熬到南瓜化在粥里,米香裹着南瓜的甜,喝一口暖得胃里发颤。南瓜里的β-胡萝卜素比胡萝卜还多,刚好帮着提高免疫力,对付初秋的忽冷忽热正合适。要是喜欢甜一点,加颗冰糖,连糖都不用放太多,南瓜本身的甜就够了。
然后是莲藕炖排骨。莲藕选那种粉藕,切大块,排骨焯水去掉血沫,一起放进砂锅里慢炖。炖到藕块软软的,用筷子一扎就透,汤里飘着藕的清香味,喝起来甜甜的。莲藕的膳食纤维多,秋天干燥,吃这个刚好润燥,排骨的蛋白质补体力,连汤带肉吃,比吃凉拌菜舒服多了。
板栗烧鸡是秋天的“甜口担当”。板栗剥好,鸡肉切成小块,先把鸡肉炒香,再加板栗和水慢炖。炖到鸡肉嫩得脱骨,板栗吸了鸡肉的香,咬一口沙沙的,甜得连手指都要舔。板栗的淀粉多,能顶饱,鸡肉的蛋白质补气血,初秋贴秋膘,这道菜刚好——不油不腻,却比夏天的清炒时蔬有“分量”。
萝卜炖牛肉是“解腻神器”。白萝卜切大块,牛肉选牛腩,焯水后一起炖。炖到牛肉软嫩,萝卜吸了牛肉的油,吃起来甜甜的,一点都不腻。白萝卜能清热解毒,牛肉补体力,秋天容易上火,吃这个刚好平衡。要是喜欢辣,加两颗干辣椒,汤喝起来更暖。
晚上可以喝银耳羹。银耳泡发,加红枣、枸杞慢炖,炖到银耳出胶,黏糊糊的。喝一口,润得喉咙都舒服,秋天皮肤干,喝这个比敷面膜还管用。要是喜欢酸,加颗柠檬,或者放勺蜂蜜,甜丝丝的,比喝饮料健康多了。
其实初秋的菜不用做太复杂,像夏天吃的凉拌川耳,换成清炒高丽菜,脆嫩又清淡;夏天的韭菜末煎蛋,换成韭菜苔饺子,更鲜嫩;夏天的香煎虱目鱼,换成玉米烧排骨,更暖身。这些菜都是家里常做的,材料好买,做法简单,却刚好符合秋天的需求——不厚重,不油腻,却能补到点子上。
你看,秋天不是要吃多贵的东西,而是要吃对的东西。这些家常菜,既有夏天的清爽,又有秋天的温暖,赶紧试试,让秋天过得舒服点。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吃舒服了,才有力气对付秋天的风啊。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