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清淡吃,百岁老人饭桌秘诀,寿命长全靠这三招

七分饱,肠胃最舒服。很多人吃饭都是早上随便对付,中午胡乱塞几口,晚上使劲吃。结果呢?肚子胀得慌,身体也越来越差。长寿老人可不这样。比如,我认识一个98岁的老奶奶,每天早餐就吃半碗小米粥,配点咸菜,晚餐喝一碗青菜汤。她说,吃饭吃到七分饱,肚子轻快,睡觉都香。科学家也说了,七分饱能让心血管疾病风险降45%,寿命平均多9年。咋判断七分饱?就是吃到还能再吃几口,但停下来也不饿的时候。试试每口饭嚼20次,慢慢吃,肠胃负担小,身体自然好。

慢嚼细咽,饭菜更香。吃饭急吼吼,狼吞虎咽,胃哪受得了?长寿老人吃饭都慢条斯理。那个98岁的老奶奶,每次吃饭至少20分钟,每口饭嚼到没味道才咽。她说,这样吃能感觉到饭菜的香味,还不容易吃多。美国研究也发现,吃饭太快,大脑要20分钟才能知道你饱了,容易吃撑。所以,晚餐别点外卖,吃到七分饱就够了。留点空,肠胃也能歇口气,身体慢慢就硬朗了。

清淡饮食,营养不能少。长寿老人的餐桌上,啥颜色都有。红的番茄、绿的菠菜、紫的洋葱,颜色多,营养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说,长寿老人吃的食物种类比普通人多38%。107岁的裴奶奶,早餐吃个水煮蛋加点麦乳精,午餐来碗杂酱面,晚餐吃点素包子,配碗汤。她不吃油腻的大鱼大肉,爱吃南瓜、豆腐这些简单食材。水果选香蕉、火龙果,好消化又营养。这样的饮食,身体负担小,机能还能保持好。

荤素搭配,吃啥都得有点。光吃素不行,蛋白质不够;光吃肉也不行,容易得痛风。长寿老人吃饭像杂食动物,啥都吃一点,但不过量。建议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一周25种。比如,早餐加把坚果,午餐配点绿叶菜,晚餐吃块清蒸鱼。简单搭配,营养就全了。裴奶奶还说,吃饭得有花样,别老吃一样的,不然嘴馋了就容易吃多。换着花样吃,身体好,心情也好。

吃饭得有规律,别乱来。熬夜吃夜宵,早上不吃早餐,晚上八九点才吃饭,这些习惯最伤身。美国西北大学研究说,早上7到9点适合吃早餐,中午11到13点吃饱点,晚上7点前吃完晚餐最好。长寿老人基本都这样,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93岁的张爷爷说,他吃饭从不玩手机,专心吃,每口都觉得香。专心吃饭,消化效率高30%,还不容易吃多。

别把吃饭当负担。很多人为了赶时间,吃饭跟打仗似的;为了减肥,饿得头晕眼花;为了应酬,硬着头皮喝酒。长寿老人可不这样。他们吃饭慢,享受每口饭菜的味道。张爷爷说,吃饭得有敬畏心,慢慢品,身体才舒服。吃饭不是小事,是对生活的态度。吃得不好,身体哪有力气?吃得讲究,寿命自然长。

数据也来撑撑场。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了1.2万人,发现七分饱的人寿命长9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低45%,这可不是小数字。中国疾控中心还说,饮食多样性高的人,身体机能衰退得慢。看看那些百岁老人,哪个不是吃得清淡、规律?他们不靠灵丹妙药,就靠每天的饭菜,活得精神抖擞。

吃饭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饿了吃,不饿停;啥都吃点,不贪多;慢慢吃,好好品。这就是长寿老人的秘诀。咱们普通人也能学学,从今天起,晚餐少吃两口,饭菜多嚼几下,菜盘里多加点颜色。慢慢地,身体轻快了,睡眠好了,心情也敞亮了。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