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晚饭改到这个点,控糖、减重还稳血压!

如今不少人因为工作、生活忙碌,晚餐时间越拖越晚,却没意识到这悄悄给健康埋下隐患。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营养与糖尿病》上的一项新研究,给大家提了个醒:以糖尿病前期或早期2型糖尿病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晚进食者(每日45%以上热量在17点后摄入)和早进食者,结果发现,不管体重、腰围或饮食结构如何,晚进食者血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早进食者;要是吃得晚还吃得多,对血糖的损伤更严重。

其实改改晚饭时间,就能给身体带来不少好处。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区)营养科营养师杨诗晗建议,结合人体生物钟和食物消化时长,尽量19点前吃完晚餐,最晚别超20点;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也提醒,减肥人群、代谢弱的老年人更要注意,最好19点前吃晚饭。从控糖来看,早吃晚餐能直接减少血糖波动;从减重角度,有研究显示,22点进餐比18点进餐的人,身体消耗的脂肪量更低;对血压也友好,土耳其一所大学对721名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19点后吃晚餐的人,整夜保持高血压的可能性是19点前吃的2.8倍;另外,晚饭吃得早,肠胃不用“加班”,还能改善睡眠质量,避免因肠胃负担重导致的失眠、多梦。

除了调整晚餐时间,这几个吃饭习惯也能帮着降血糖。首先是“吃硬不吃软”,食物烹饪时间越长、糊化程度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控糖人群尽量少吃软烂的粥或面条,延缓消化速度;其次别趁热吃,食物温度高会让淀粉糊化程度升高,导致GI值上升,稍放凉再吃更合适;最后要放慢吃饭速度,吃得太快会让食物快速进入肠胃,引发血糖骤升,建议早餐不少于15分钟,午晚餐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把晚饭时间提前到19点前,再搭配这些好习惯,就能悄悄给健康加分。

文章内容来源参考/央视财经,文内图片来源/何威美食摄影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