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老李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直到膝盖疼得受不了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让他傻眼:半月板磨损严重!不是说走路是最安全的运动吗?怎么反而伤了身体?其实银发族的运动方式大有讲究,不是走得越多越好。
1、步数不是越多越好
最新研究显示,70岁以上老人每天6000-8000步就能获得健康收益。超过这个量反而增加关节负担,尤其对骨质疏松患者风险更大。
2、速度要量力而行
最佳速度是能正常说话但微微喘气的状态。不要盲目追求健步如飞,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左右最安全。
3、时间选择有讲究
建议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柔和时运动。避免清晨关节僵硬时段和饭后立即走动。
1、关节出现刺痛感
膝关节、髋关节突发锐痛要立即休息,可能是软骨磨损的信号。
2、头晕目眩
运动时出现头晕可能是血压波动或脑供血不足,要坐下休息并补充水分。
3、持续疲劳
运动后疲劳感超过2小时不缓解,说明运动量超负荷了。
1、水中漫步
游泳池里走路能减轻关节压力,水温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水深建议在腰部到胸部之间。
2、太极八段锦
这些传统运动讲究循序渐进,特别适合改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就能见效。
3、椅子瑜伽
利用椅子辅助的瑜伽动作安全系数高,能有效拉伸肌肉。注意避免过度扭转关节的动作。
1、选对鞋子很重要
鞋底要有一定厚度和弹性,后跟杯要坚固。最好下午脚部稍肿胀时去试鞋。
2、使用登山杖
平地行走也可以用单支登山杖,能减轻膝关节20%的压力。
3、穿戴护具
已有骨关节炎的老人可以佩戴专业护膝,但要避免长期依赖。
记住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较劲。70岁后要学会“偷懒”,把每天的运动量分成2-3次完成,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前后做好5分钟热身和拉伸,就像给生锈的机器加润滑油。与其追求步数排行榜的名次,不如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运动节奏。毕竟到了这个年纪,能持续动起来才是真本事!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