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就像藏在血管里的“定时炸.弹”,很多人直到胸痛发作才后知后觉。但身体其实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这些轻症表现太容易被忽视了。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些容易被误认为“小毛病”的危险信号。
1、耳垂折痕藏玄机
耳垂出现对角型折痕被称为“弗兰克征”,临床统计显示这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性。折痕越明显,提示血管弹性可能越差。
2、牙痛不一定是牙病
心源性牙痛往往表现为下颌钝痛,且说不清具体哪颗牙疼。这种疼痛会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与普通牙痛有明显区别。
3、莫名肩背酸痛
心脏缺血时产生的牵涉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特点是酸痛感持续存在,按摩无法缓解,与肌肉劳损的疼痛不同。
1、消化不良式胸闷
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饭后胸闷、烧灼感,极易被误认为胃病。关键区别在于这种不适与进食量无关,而与活动量相关。
2、异常疲劳感
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0%时,患者可能在轻微活动后就感到极度疲惫。这种疲劳感在充分休息后仍不能完全缓解。
1、爬楼梯测试
连续爬三层楼出现明显气促、胸闷,提示可能存在心肌供血不足。
2、脉搏差检测
测量双上肢血压,若收缩压差值超过15mmHg,可能预示血管异常。
3、夜间呼吸观察
平卧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入睡,这是心功能异常的典型表现。
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饮食上注意控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摄入,多吃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加重心脏负担。
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用心捕捉。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冠脉CTA等检查。记住,对冠心病的早期干预,效果远比出现心梗后再治疗要好得多。从现在开始,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别让血管里的“沉默杀手”有机可乘。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