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直接看清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指南》提到,规范做胃镜筛查能让胃癌死亡率降低约40%,在消化道肿瘤早发现上作用很大。
检查前3大关键准备
- 空腹要求:检查前要空腹8小时,建议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别吃东西了。含糖饮料、牛奶这些也不能喝,但如果实在需要,可以少量喝白开水(不超过200ml)。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听医生的,检查前4小时左右少量吃点流质食物。
- 戒烟要求:检查前至少3天别抽烟。研究显示,吸烟会让胃酸分泌增加30%,不仅影响医生看黏膜的清晰度,还会增加检查时呛咳的风险。可以提前用点戒烟辅助产品帮着戒几天。
- 安全评估:所有要做检查的人都得先查乙肝、丙肝、梅毒这些传染病;40岁以上的人建议加做心电图;60岁以上的人要提供近3个月内的心电图报告;选无痛胃镜的人得先做麻醉风险评估(ASA分级)。
检查时的3个配合要点
- 体位要求:做检查时要左侧躺,头向后仰15度左右,这样最方便医生进镜。医生会在你嘴角垫个咬口垫,要用舌头顶着它,别让它掉出来。
- 呼吸配合:当内镜通过喉咙的时候,要像咽东西一样跟着呼吸(也就是“吞咽式呼吸法”),能有效减少恶心的感觉。临床数据显示,正确配合呼吸能让检查时间缩短20%。
- 疼痛反馈:检查过程中如果觉得特别不舒服,可以握拳或者抬起手指告诉医生。现在的胃镜有压力感应系统,会根据你的反馈调整操作力度。
检查后恢复的4个关键期
- 咽喉恢复期(0-2小时):麻醉劲没过去的时候别吃东西喝水,建议含点冰块缓解喉咙肿胀。临床试验表明,用薄荷味冰块能让不适感降低58%。
- 饮食过渡期(2-24小时):一开始先吃温凉的流质食物(比如米汤、藕粉);接下来可以吃软一点的食物(比如粥、面条);恢复阶段至少3天内别吃过烫、辛辣、粗糙的食物。
- 工作观察期(当日):做了无痛胃镜的人,24小时内别开车、别操作精密仪器。研究显示,麻醉影响下操作失误的概率会增加3倍。
- 异常监测期(1-7天):如果出现持续黑便、吐血、胸口剧烈疼这些情况,得马上去医院。术后有点轻微咽痛是正常的,用淡盐水漱口就能缓解。
必须做胃镜的6大医学指征
- 报警信号型腹痛:40岁以上第一次出现上腹痛,或者原来的腹痛情况变了(比如更疼、次数变多);
- 消化道出血:有吐血、拉黑便,或者大便潜血检查阳性;
- 吞咽障碍:持续2周以上的吞咽困难,或者总觉得胸骨后有异物感;
- 预警症状群:不明原因的瘦(3个月内体重掉了5%以上)、贫血、没胃口;
- 异物残留:不小心吞了尖锐东西或者电池之类的危险物品;
- 癌前病变监测: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化生这些癌前疾病的人,要定期复查。
现代胃镜技术进展
现在胃镜技术有了很多改进:比如胶囊胃镜,像吃药一样吞个智能胶囊,适合普通人体检筛查;放大内镜能看清细胞级的细微病变;超声内镜能深入探测肿瘤浸润的层次;染色内镜会用靛胭脂之类的染色剂,让病变更明显。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指南》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3年做一次胃镜筛查,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缩短到1-2年一次。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早检查早发现是预防胃癌的好办法。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
健康责编:
拓荒牛 
)